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王三一院士逝世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6-15

【 字号   】

唁 电
 
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并致王三一院士治丧委员会:
惊悉王三一院士不幸病逝,深感悲痛。我谨代表中国工程院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王三一院士致以沉痛的哀悼,向王三一院士的亲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王三一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在抗美援朝中荣立二等功的英勇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在半个世纪的从业生涯中,他始终提倡一体化设计理念,注重多专业、多学科的综合和技术创新,先后主持和参加了白莲河、乌江渡、东江、五强溪、龙滩等十多座水电站的设计与研究工作,在高坝设计、复杂地基处理、高速水流泄洪消能和总体布置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为水利水电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王三一院士重病住院期间,仍然牵挂着洞庭湖的防洪工程。他不顾体弱,忍着病痛,写下了《急需对长江城陵矶汛期水位流量关系和防洪控制水位进一步研究》的院士建议,并完成了《城陵矶(莲花塘)汛期水位流量关系的研究》报告的最终审定。
王三一院士的逝世是我国水电工程建设事业的重大损失,但他孜孜不倦的工作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我国工程科技界树立了榜样,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王三一院士永垂不朽!

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工程院院长 徐匡迪
二○○三年八月二十六日
 
 
 
王三一院士生平
 
篮球比分:、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原总工程师王三一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3年8月5日8时36分在长沙逝世,享年75岁。
王三一院士1929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桐庐县,1949年7月至1952年4月在唐山工学院学习,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2年4月至1953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期间,荣立二等功。1953年9月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
王三一院士1953年至1956年参加上犹江工程设计工作,担任工程组长、设总助理;1957年至1958年参加刘家峡、柘溪工程设计工作,任水工室厂房组组长;1958年至1965年参加白莲河等工程的设计工作,任设计总工程师;1967年至1969年参加湖南大龙洞、广西红水河的规划设计工作;1970年至1972年参加乌江流域规划设计工作;1972年至1980年参加乌江水电站勘测设计工作,担任过基础处理组组长、坝工组组长,副设计总工程师。1981年至1983年任中南院副总工程师,1983年至1994年任中南院总工程师。
王三一院士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被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授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2001年当选为篮球比分:。
王三一院士生前主持和参加了40多座水电站的规划、设计工作,此外他还参加了国内外许多座大型水电站的设计审查和咨询工作,是三峡技术委员会的委员。他在水电站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中均有建树。在优化设计方面,突出体现了将多专业、多学科、及新技术综合集成的智慧和理念,从而实现了工程总体上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完美结合。尤其在高坝设计、复杂地基处理、泄洪消能、总体布置等方面有重要贡献和创新。如1958年设计的白莲河水电站是当时国内最高(69米)的一座风化陡边坡的薄心墙坝。在压力隧洞设计中,首次提出围岩与衬砌是一整体结构的设计概念,并在设计中率先采用。上世纪70年代在乌江渡水电站设计中,他提出了坝与地基一体化设计的理念,在复杂基础处理以及高流速、大单宽流量的泄洪及消能设施设计上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和施工单位一道开创了我国在岩溶发育地区修筑高坝的先例,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他担任院总工程师期间,在东江、五强溪等大型水电站的许多重大技术方案决策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在主管中南院设计工作期间,全院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1项,其中,获国家优秀设计金奖4项、个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王三一院士治学严谨,工作上精益求精,十分重视掌握工程设计的第一手资料。在实际工作中,他总是带头爬山、涉水、钻洞、探坑;为了弄清技术问题的实质,他常常俯首伏案,不知疲劳地勤于思考;为了坚持正确的设计方案,他敢于顶住压力坚持真理。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质朴,吃苦耐劳,工作中他从不摆架子;他善于集中集体的智慧,听取不同的意见,遇到设计上的分歧时,总是与大家共同研究,以事实说话,求得正确的结论。出差在外时,他与同事同甘共苦。他一有时间和机会就跟年轻朋友谈心,在专业上给予悉心指导,在做人、做事、做学问方面给年轻人以耐心的教诲,他经常鼓励年轻同志要有宏伟志向和拳拳报国之心,要掌握真本领,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无私奉献精神。
王三一院士退居二线和身患疾病后,仍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坚持工作,参加了许多重大工程的咨询和现场考察工作,不遗余力地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尤其是到了肝癌晚期,医院几次下达其病危通知后,仍然躺在病床上坚持研究设计工作,撰写学术报告和论文。今年上半年,在腹部肿大、身体奇瘦之时,他毅然用颤抖的笔在医院里与同事一道写下了“关于加强长江城陵矶汛期水位流量关系和防洪控制水位研究”的《工程院院士建议》。当知道自己的病症无法治愈时,他坦然面对生死,顽强地与病痛抗争。在弥留之际,给同事和单位领导留下篮球比分的嘱托和鼓励,并嘱咐家人和单位领导丧事从简,不找组织麻烦。他谦虚谨慎、治学严谨、忧国忧民、执着敬业,为祖国的水电事业无私的奉献了一生,他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我国工程科技界树立了榜样,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