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记者:余晓洁 时间:2012-11-30
30日,来自首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00名研究生齐聚人民大会堂,参加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共同主办的2012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报告会。
“一个有道德的人,才能是一个有作为的人。”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书记陈希说,“要按照‘两个拓展、两个结合’原则,努力把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不断引向深入。”
“两个拓展”是指学科领域从自然科学延伸到社会科学;宣讲对象从研究生新生拓展到全体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新上岗研究生导师、新入职的教师和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全覆盖。“两个结合”是指把集中宣讲与经常性教育有机结合;把科学道德学风建设与惩罚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相结合。
吴孟超、徐匡迪、姚期智三位院士治学做人的“现身说法”给同学们深刻启迪。
“我今年91岁,和同学们一样,我也是‘90后’。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与肝癌作斗争。”吴院士的“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和同学们的距离。
吴孟超说,创新需要敢于怀疑、勇闯禁区的精神和胆识,更离不开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学风。因为创新不是想当然,而是脚踏实地的探索和日复一日的积累。年轻人一定要老老实实做人、严谨诚信做事。
“科学精神说到底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达尔文曾把科学定义为‘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请注意,是整理事实不是臆造,更不是拟造;是发现不是发明规律,因为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徐匡迪院士说。
姚期智院士认为,一切科学研究和科学创作的核心价值是求真。具体讲,就是不做假、不夸大。从事科学的人,必须要有君子之风,尊重、欣赏别人的工作;必须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功,要有先苦后乐,寓乐于苦的精神。
“院士报告让我认识到,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尊严,是不能打一点折扣的准则,必须内化为我们的自主意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湛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