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8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隆重召开。2007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首次按科技功臣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5个奖励类别进行评审颁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为2007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奖获得者戴尅戎院士、李大潜院士颁发证书。共有319个项目获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体现明显。
科研贴近民生、以人为本,在科技突破资源环境发展瓶颈制约、探索药物研发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等方面取得成效,一批原始性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研究成果获奖。在这次获奖成果中,国外发表论文1979篇,国内发表论文4337篇,被SCI、EI等收录2746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次数14905次,比上一年度的12668次增加了17.7%。获得本届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张永莲院士等完成的“精子在附睾中成熟的分子基础”项目,经过数十年的潜心研究,为雄性生殖调控理论的发展和突破作出了贡献,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此次由企业牵头和产学研结合完成的获奖项目184项,占获奖项目总数57.7%,其中由企业作为第一完成单位领衔完成的项目有126项,占39.5%。三年实现新增利润440.1亿元,新增税收96.8亿元,创外汇(人民币)58.7亿元。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由上海船用曲轴有限公司完成的“大功率低速船用柴油机曲轴制造技术”项目,针对大功率低速船用柴油机曲轴的关键性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创新,改变了中国虽是造船大国,但船用柴油机曲轴制造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使中国的船用曲轴制造跻身于国际先进水平。
中青年科技人才已成长为上海市科技创新主要的新生力量。此次55岁以下的科技人员占获奖人员87.3%,特别是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占主导地位,达69.8%,成为上海市科研队伍的生力军。在40个一等奖项目中,45岁及以下的中青年科技骨干达73.9%。其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8万吨/年环己酮装置清洁生产成套技术与应用”项目,第一完成人最年轻的只有2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