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9 来源:央广军事
臧克茂教授
央广网4月9日消息(吴继宏 记者邓曦光)篮球比分:、陆军装甲兵学院教授臧克茂,60多年矢志从军报国、潜心科技强军,成功突破坦克全电炮控系统、装甲车辆电驱动系统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臧克茂今年86岁,头发雪白。他经常说,攀登科技高峰,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实现一个又一个突破。
63年前,臧克茂从浙江大学毕业,他填报的志愿是“服从组织分配”。
臧克茂:作为班长、团支部书记,我肯定带头,我就填了无条件服从组织分配。当时我就想,到哪儿我都能好好干。所以,这样分到了解放军,后来被派到哈军工。当时如果要穿军装、入伍,是要打报告申请的。我写了两个申请报告,一个要从军,一个要入党。
记者:那您交上两份申请,都给您批复了?
臧克茂:一直到1956年7月份才穿上军装,穿军装以后当即发我一个入党志愿书,说叫我填,入党是9月份,就是1956年9月份。
记者:一年也入伍了也入党了,两个心愿都完成了。您到哈军工,在那儿您主要是当教员?教的专业是什么?
臧克茂:就教电机,电机方面全部课我都能上,但是我想,大家都教书,怎么能显出我的能力和成绩出来呢?
记者:书教得好就行呗。
臧克茂:当然是一方面,怎么办呢?写论文,因为那个年代,很少有人考虑写论文。所以,别人玩,我是不玩的,我整天在办公室里看书、查资料,去了大概半年多眼睛就近视,1957年我就写了一篇关于电机方面文章。
记者:在科研道路上,在学校比较早地发表了论文。
臧克茂:对,比较早。
记者:之后您也是名声鹊起?
臧克茂:对,是这样,所以,我入党早,后来晋级快,跟这个都有关系。我觉得,是靠自己努力。
记者:您第一项科研成果是什么?
臧克茂:第一项科技成果是设计电机,潜艇的推进电机。
记者:潜艇要求体积小。
臧克茂:重量轻、性能好。
1970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撤编,臧克茂和战友集体转业。9年后,他迎来新机遇,再次穿上心爱的军装,调到原装甲兵工程学院,这时,他的事业方向也随之发生转变。
记者:到1979年您都已经47岁了,到了装甲兵工程学院,原来是搞潜艇的。
臧克茂:现在搞坦克。
记者:坦克,47岁到中年了,再去跨专业,这个时候您自己依然还充满信心吗?
臧克茂:不错,当时教研室主任希望我讲什么课呢?讲我个人比较熟悉的,比如讲电工,这也是急需开出的课。但是我有个想法,这辈子要为军队多做一些工作,愿意挑重担。想着学校缺什么,哪门课现在没有人,我愿意上这样的课程,愿意搞新东西挑重担。
记者:你愿意接受这个挑战。
臧克茂:因为我当时有这个信心,“自动控制系统”这门课没有人上,不光这个学校,全国都是一门新课。我说,我愿意上这门课,我愿意接受新的挑战。
记者:面对这样新的课程,您用了多长时间把它吃透了,能够走上讲台,给学生讲课了?
臧克茂:上海去短期培训了一个多月,这门课基本上掌握了,因为我有坚实的基础。另外了解了这门课将来的发展方向,它的前沿是什么?我还经常上图书馆,早晨出去,不在外面吃饭,到晚上回来吃晚饭,中午就饿在那儿,后来就得了胃病。在外面吃饭,一方面花钱,一方面也耽误时间。
回想起过去忘我的工作学习经历,臧克茂轻描淡写,一笑而过;而谈到科研攻关的点点滴滴,他却如数家珍。
臧克茂:科研是这样的情况,薛院长刚上来的时候,1984年我们第一届毕业生,当时本科生课开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在全军来说都算不错了。他马上想着,要培养研究生。这个当时很多教师没想到。我先是做夏永霖教授的助手,是副导师。到1985年就让我独立带,当时是有压力的,也是动力。因为很大一个问题就是,培养硕士生毕业,有什么研究课题?所以,到处了解情况,到兵器201研究所、装甲兵技术研究所,寻找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生的研究课题。后来了解到,59坦克上面的炮控系统有问题,多年没有解决。
记者:它当时存在什么问题?
臧克茂:不好瞄准。
记者:当时您什么想法?
臧克茂:我说我来干吧。开始别人不相信我能干成,学校也不是很支持,因为我刚来,我的技术力量怎么样,我的工作态度怎么样,不了解。
记者:他们也没信心。
臧克茂:因为两个兵器的专业研究所都没有搞出来,你就能干出来了?可以理解。
记者:当时您什么样的心态呢?
臧克茂:我先不搞这个,我搞别样,结果我们搞了两个小题目,很快把它完成。
记者:什么样的题目?
臧克茂:驾驶模拟器的座舱传动系统和刷镀脉冲电源,我们也是用新的技术,很快做出来了,科研处处长说,你们干活还挺快,能把东西搞成,这时候他对我有信心了。
记者:这时候他就相信你能搞那个炮控系统了?
臧克茂:反正试着干。还是通过自己的真诚工作,干,让人家相信。
正是因为这样的开创精神,臧克茂带领团队终于赢得“坦克炮塔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技术”课题研究的机会。但几乎在同时,61岁的臧克茂被查出患有膀胱癌。他作出两个决定:一是不能让学院知道自己有病,否则这个项目就做不下去了;二是一定要争分夺秒完成课题。最终,我国第一台脉冲宽度调制炮塔装置获得成功,列装部队后,我军主战坦克火炮火力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射击命中率大幅提高。
臧克茂:经过很多试验研究,突破了老的传统,用新的一种方案研究出新的炮控系统。
记者:您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
臧克茂:我们控制电机,一般是控制电枢,也就是改变电枢两端的电压,这行不通,我们就突破传统,采用改变励磁的方案,这个成功了。
记者:这个我们看来都是挺可怕的一件事,1993年查出来是患了膀胱癌。
臧克茂:是这样的,1993年即将定型试验了。这个情况查出来以后,我咬咬牙,跟爱人商量好,不报告领导,我一边治病,一边继续搞科研。
记者:需不需要化疗?
臧克茂:那当然化疗。刚好我看到一个宣传广告,说癌症怕热,他们正在做一种治疗方法。两个礼拜下来,白血球降到3000多,少了一半;血小板本降到6万,体重减了二十几斤,这一下子人不行了,就跌跟头,脑袋就破了,医院门诊部就给我缝了很多针,把头包起来,大盖帽是戴不上了,我顶着棉帽上班,棉帽两个帽耳可以放下来,我戴着棉帽上班。
记者:您就是坚持了几年?
臧克茂:差不多10年,项目1997年报奖,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臧克茂与癌症病魔斗争了25年,始终没有放慢科研创新的脚步,他和团队先后取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5项、国防发明专利7项。这其中最让他引以为豪的是,跨过国外研究直流全电炮控系统发展的阶段,成功研制出“坦克交流电炮控系统”。
臧克茂:坦克上是直流电,但是,交流电机比直流电机优点多了很多很多,但是问题在哪儿?你哪儿来交流电,我通过逆变,得到交流电。
记者:就是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
臧克茂:对,用这样的办法,用交流电炮控比直流电炮控要好得多。一是性能更好,瞄准性能更好,另外,直流电机的重量大、体积大,可靠性差,维护复杂,一系列的问题,用交流电机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记者:坦克的总体性能大大提高。
臧克茂:大大提高。交流电搞成以后,没让我们喘口气,马上要我搞全电的,高低向也改一改。坦克炮上下运动原来是用液压的,现在也用电控。
记者:水平的是用电机,高低的是液压的。
臧克茂:液压系统改用电机系统代替。液压系统有两大毛病,维护保养它挺费事的。第二被炮弹打中能起火,叫二次效应,能爆炸。所以用全电炮控系统以后,两个问题都解决了,咱们国家第一次搞出来。
记者:就是带病坚持把这项科研工作又完成了。
臧克茂:完成了。
古稀之年的臧克茂,瞄准未来战场,大胆提出发展“全电战斗车辆”的构想,并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原理样车。
记者:这些年您又有什么新的方向?
臧克茂:我是做两个方向,因为我是搞电的,一个是控制坦克炮。坦克不是在运动中就射击嘛,研究的条件是坦克运动时速是20到25公里每小时,而且是匀速,是直线走的。现在速度要加快了,而且也不一定是直线,可能是拐着弯,也可能一会儿快、一会儿慢,考虑这种情况,我提出一个想法,就是高机动条件下面火炮的稳定与控制。第二关于车辆的控制,现在整个坦克装甲车的发展,用电驱动代替机械驱动,能跑得很快、更灵活,维修要方便,作战能力肯定有很大的提高。
如今,臧克茂又给自己定下了新的奋斗目标,就是希望自己亲手打造的“陆战平台全电化技术实验室”早日晋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臧克茂:为国家、部队做篮球比分的事情。身后得留个东西吧,就是这个实验室,我就很高兴了,一直能发展下去。
记者:对,未来在您这个实验室里面,会出来篮球比分的陆战平台全电化装备?
臧克茂:一些成果、装备,对我们国家、部队有很大的贡献,更大作用。
记者:您怎么样认为创新在您这么多年,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攻关当中发挥的作用呢?
臧克茂:创新是想办法搞得更好一些,能够做更大的贡献。我希望有一个比较困难的工作,让我来奋斗,一方面自己能够得到篮球比分的锻炼成长,另外也能够做篮球比分的贡献。实践出真知,勤思出智慧,多想人就聪明了。
记者:对于自己军旅生涯有什么特殊的理解?
臧克茂:我给你讲,不想脱军装,还想一直当兵,对部队有感情,对我来说,进步和提高,一切都是部队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