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夏照帆:临危受命赋生机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5-09-14

【 字号   】

作者:彭科峰 王泽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9/7

 

 

    ■本报记者 彭科峰 通讯员 王泽锋

 

    夜里10点抵天津,拎着行李奔病房;每早7点前查房,凌晨仍守在病床。

 

    这是一位年过六旬的女院士近期的作息表。在抢救”8·12”天津滨海特大爆炸事故伤员的数个日夜,她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吃饭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一颗心全系在伤者身上。

 

    作为救治天津爆炸事故伤员的两名院士之一,她备受瞩目。事实上,在烧伤外科领域,这位女院士的名字已足够闪亮——

 

    她是国家烧伤医学界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女院士;

 

    她闻令冲锋在先,一次次意外事故召唤她和团队奔赴火线“临危受命”;

 

    她遍施慈心仁术,无数个烈焰吞噬过的机体和心灵都被她赋予生之希望。

 

    她叫夏照帆,解放军烧伤研究所所长,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烧伤科主任,天津“8·12”特大爆炸事故国家救治专家组成员。

 

    军中院士 白衣女战士

 

    查房、会诊、手术、陪护……

 

    此次赴天津救治爆炸伤员,日工作量高达14个小时以上,成为夏照帆敬业的真实写照。

 

    身旁医务人员都劝她,用不着这么“拼”;作为院士,“在一旁指导就可以了”。可她就是不听,几乎什么都亲自上手。

 

    在对几位重烧伤者做四肢扩创手术前,她柔声细语地挨床询问休息情况,特意叮嘱麻醉师放缓注射速度,甚至弯下身子亲自查看尿量。她用女性医者的细腻,温暖着每一名伤者。

 

    运用“水刀”开展精准清创手术,则是夏照帆作为烧伤领域权威专家,为爆炸伤员带来的另一“福音”。在这种国际先进的医疗技术下,她亲自负责的一个三度烧伤达75%的重伤员,借助高压水流对受损肌肤进行选择性清创,极大地减少了出血量,使交叉污染的几率最小化。不仅危及生命的病情趋于稳定,连烧伤的体表也开始逐渐恢复。

 

    响应烧伤学界泰斗盛志勇院士的号召,夏照帆会同几位专家,共为爆炸事故伤者捐赠了价值400多万元的异种皮和烧伤纳米银敷科等烧伤医疗物资。不论什么情况下,她的心里,关爱永远排在第一位。

 

    每逢要扛起救治重任,总部总是“钦”点夏照帆之名。这些年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年过六旬的她,常年像年轻人那样“冲”在一线。

 

    2005年,“麦莎”台风袭击上海当天,她带团队连续作战,一刻不休地救治了118位化学烧伤人员。

 

    2008年,上海市发生842公交车爆燃事件,她带着团队坚守在病房里20多个日夜,让10多位严重烧伤的市民“浴火重生”。

 

    2009年,四川成都发生公交车燃烧事件,她带抢救小组赶赴当地,全力施救,硬生生地将3名脏器衰竭的伤员抢出死神之手。

 

    2013年,昆山某企业发生金属粉尘爆炸事故,她从外地会场直接赶赴昆山事故一线,连续奋战20多个小时,先后抢救了6批共10名重度烧伤患者。

 

    ……

 

    “现代生产安全事故和恐怖活动极易造成大批突发烧伤事件,任务来临那一刻院士就是战士,必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作为一名军龄40年的老兵,无论何时何地,战士般的“固执”早已铭刻在她心田。

 

    医烧伤之殇 暖灼痛之心

 

    时隔多年,谈及行医之初的那个故事,仍让夏照帆的心底泛起阵阵涟漪。

 

    1976年,从第一军医大学毕业前夕,夏照帆到湖南某医院实习,当地煤矿瓦斯爆炸,一名18岁的花季少女面部烧焦。看到这位豆蔻年华的姑娘容颜尽毁、绝望啜泣,与她年纪相仿的夏照帆不禁心生怜悯,她跟着老师给病人换药、手术,只为女孩能好起来。——那段陪着女孩找回青春的日子,也成为了她矢志投身烧伤医学的“青葱”岁月。

 

    没想到,伴着这样的选择,夏照帆迎来的不仅是烧伤科大强度的工作、高难度的技术,更有一般女性难以吃得消的“苦脏累”。当年义无反顾地选择,如今坚定不移地付出,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30多年。

 

    在上海“11·15”特大火灾抢救中,她废寝忘食,为19名重伤者悉心诊治,在病人经历“严重吸入性损伤”的“鬼门关”口,她更是不休不眠陪护到底,直至再无危险发生。她相信自己的医术,在她的辞典里,甚至不能容忍“死亡”二字出现。

 

    那场火灾伤员中,年龄最小的靓靓才三岁,劫后余生给这个幼小心灵蒙上无尽阴影,揪心哭个不停。夏照帆把她搂在怀里,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陪在身边耐心地哄逗,和风细雨般安抚,最终迎来了小女孩欢笑着康复出院。

 

    “那些被烧得貌似‘狰狞’的表象下,都是工人、幼儿和老人这类弱势群体。”夏照帆坦言,“有些伤者的不幸经历,我已听了10多遍了,但仍要用心去倾听、用爱来开导。”为此,她与自己那些烧成“异形”的病人交朋友、解心结,不仅履行医者职责,更要当好“心灵导师”。这些年,夏照帆和团队使2万余名患者回归了健康生活,她既医伤又治心,用自己的光热为他们点亮了生命的春天。

 

    蹚学术“深水” 品科研“幽馨”

 

    烧伤研究领域存在一个不解之谜:大多数死者并不是直接被火烧死,而是因休克导致脏器衰竭而死,个中奥秘尚待揭晓。

 

    年轻的夏照帆求学之初就立志于破解这个谜团。她对烧伤休克的本质深入研究,从而发现了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细胞膜通透性变化等一系列披着烧伤“外衣”的内部“真凶”。

 

    凭着坚韧不拔的狠劲儿,她涉入烧伤研究的“深水区”,探索出了能同时检测烧伤休克脏器细胞膜功能、离子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体内多核磁共振波普技术,揭示了烧伤休克的病理成因,这一成果大大提升了严重烧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她的研究论文登上了国际烧伤医学顶级期刊JBCR,并受聘成为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西南医学中心外科第一位华人女客座教授。

 

    威胁烧伤患者死亡的“休克”问题解决了,而另一块“巨石”却仍压在夏照帆心头——那就是烧伤后遗症问题:看着从死亡边缘救回来的伤员被疤痕和残障困扰得痛苦不堪,她感同身受、坐立不安。

 

    如何让烧得体无完肤的皮肤实现宛若新生?这成为夏照帆致力攻克的另一大难题。

 

    她大胆探索可以替代人体真皮组织的“人造皮肤”。经过无数次艰辛实验,她和团队成功研制出微孔化异体无细胞真皮替代物,提高了移植物的存活率,这对治疗增生性瘢痕十分理想,首次用于大面积电烧伤者的皮肤修补即大获成功,被国际学界誉为又一大“创举”。

 

    近5年,夏照帆在提高治愈率和降低致残率方面双管齐下,主持研发了一批烧伤修复新技术和康复器具,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新型实用专利2项,给患者送来了实实在在的福音。

 

    细数夏照帆获得琳琅满目的各种奖章,其中一个形似翻开“金箔书”的奖牌——“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格外抢眼,这项军队教育的最高褒奖是对她30年来执鞭杏坛的肯定。

 

    “她只会教诲,从不训斥,涓涓细流、润物无声般的启发引导,总是包含着对我的肯定。”学生马兵说。

 

    夏照帆始终认为这么多年来,这个集体“合上书本叫学科,挽起手来是团队”,是大家的左膀右臂帮扶着她。国家重点学科、全军烧伤研究所、全军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烧伤急救中心……一连串的名号——她“激活”了团队,团队也成就了她。

 

    《中国科学报》 (2015-09-07 第7版 学人)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