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黎鳌、黎介寿、黎磊石:黎氏三兄弟各领风骚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4-09-09

【 字号   】

来源:中国科学报 记者:天吾 时间:2014-08-29

 

 

    一个家庭走出三位院士:大哥黎鳌(图中)亲手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烧伤病房,被尊为中国烧伤学界的泰斗;二哥黎介寿(图右),是中国肠外瘘治疗的鼻祖、亚洲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老三黎磊石(图左),他开创的中国肾脏病学,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上世纪初,黎鳌、黎介寿和黎磊石三兄弟出生在湖南浏阳的一个教育世家。黎鳌生于1917年,比二弟长7岁,比三弟长9岁。1937年,父亲因病去世时,黎鳌已在上海读医学院,黎介寿和黎磊石还在上小学。1943年,黎鳌毕业后到江西医学院任教,黎介寿、黎磊石也结束了中学生活。为了能吃上饭,两人不得不放弃学机械制造的梦想,到江西读医学院,在那里可以得到大哥的接济。黎磊石曾坦言,当时只有两种院校不要学费——医学院和师范学院。

 

    学医,是黎氏三兄弟在那个年代里的无奈选择,然而,多年后他们却成为了从一个家庭中走出的三位篮球比分:,成就了中国医学界的一段传奇。

 

    黎鳌:中国烧伤医学开拓者

 

    在中国烧伤医学领域,篮球比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教授黎鳌是一个开山泰斗级的人物。

 

    在家人的建议下,他报考了上海医学院,从此踏上了悬壶济世的道路。

 

    1958年,“大炼钢铁”时期,我国烧伤病人陡增。黎鳌意识到,烧伤是威胁民众生命健康的大患,他主动承担重任,提交了一份烧伤防治研究的请战书。第三军医大学当即决定由他牵头在普外科组建烧伤救治小组。

 

    经过几年的精心培养和准备,黎鳌亲自打造的烧伤治疗团队在灾难面前大显神威。1966年,四川合江一支钻井队不幸遭遇井喷,数十人被烧得面目全非。黎鳌率领一支精英救治小组赶赴现场投入到抢救战役中。他本人更是几天几夜没合眼,将一个个烧伤患者从死亡线上夺了回来。

 

    1994年他被美国烧伤协会授予“伊文斯”奖,并当选篮球比分:。从事外科学及烧伤医学临床研究几十年,黎鳌成为我国烧伤医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创建全军第一个烧伤中心和第一个烧伤研究所,获批全国烧伤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和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他探索出一整套烧伤救治理论与方法,先后成功救治上万例烧伤病人。

 

    1999年,新世纪的大门即将打开,这位老医生却留在了他奉献一生热血和热爱的20世纪。

 

    黎介寿:对肠研究最长的人

 

    与大哥不同,篮球比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黎介寿从事的是肠道研究。但相同的是,他和哥哥一样达到了医术和仁爱的至高境界。

 

    1987年的一天深夜,一位因腹腔大出血、整个小肠被切除的小姑娘被抬到黎介寿面前。而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姑娘离开人世。那一夜,这位医生把自己关在空荡荡的病房里,流下了愧疚的泪水。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小肠移植这个世界性难题攻下来。

 

    小肠移植,当时这项手术不仅在国内,在整个亚洲都是空白。为了做试验,黎介寿和用于试验的猪一起待了整整4年,甚至春节都跟猪住在一起,人称“猪爷爷”。

 

    1992年的情人节那天,黎介寿终于取得亚洲首次猪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成功,从此结束了几年来与猪一起“相守”的日子。两年后,黎介寿为一位短肠综合征患者成功移植250厘米的异体小肠,打破亚洲小肠移植“零”的记录。

 

    在他的行医生涯中,不乏一些棘手的案例。一位浙江女患者仅有30厘米小肠,为正常人的十五分之一。在黎介寿治疗下,她靠肠营养支持生下健康女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依靠肠内营养怀孕生育的案例。

 

    还有一次,黎介寿在为一名复杂性肠瘘病人手术时,突然间心律不齐,脸色苍白,冷汗淋漓。可他还是坚持在手术台前站了7个多小时——病人得救了,可他却昏倒在手术台边。

 

    如今,生于1924年的黎介寿即将迎来90岁的寿辰,而他仍在坚持为患者提供帮助。世界著名外科专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德瑞克对黎介寿说:“你是全世界研究肠子时间最长的人,我们敬佩你。”

 

    黎磊石:肾脏病学一代宗师

 

    三兄弟中最小,和二哥同为篮球比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的黎磊石,开始研究肾脏病时已49岁。此前,他是研究寄生虫病的专家。“研究肾脏病,我不一定能做出大成绩,但能帮助一些人。”对于自己半路转行,黎磊石这样解释。

 

    30年多前,国内肾脏病研究尚属薄弱,落后于发达国家。上世纪80年代初,黎磊石去澳大利亚参加肾脏病学术会议,作为中国代表,他没有发言和宣读论文的资格。他暗自发誓:一定要让中国的声音响彻世界医学论坛。

 

    1982年,黎磊石无意间发现一个用传统草本植物雷公藤治疗风湿性关节痛的病例,病人身上存在的合并严重蛋白尿病症突然消失了。

 

    黎磊石没有放过这一“偶然”现象,经过一系列研究,证实了雷公藤具有独特的免疫抑制功效。随后,他冒生命危险亲口尝试,掌握了雷公藤对治疗肾脏病既有效又安全的剂量。紧接着,他又发现大黄酸和冬虫夏草对肾脏病的独特疗效。就这样,他开辟出了肾脏病治疗的新途径。

 

    国际上曾经对肾活检普遍采用直角穿刺法,穿刺时间长,出血多。黎磊石发明了快速安全的斜角穿刺法,使肾活检从每例3至4小时缩至10分钟。

 

    2005年,第十届国际血液净化学术会议闭幕大会上,伴着黎磊石洪亮的声音,巨大的屏幕上现出令人骄傲的文字:“血液净化术在发展中国家的未来——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验。”

 

    性格刚烈的黎磊石曾说:“如果不能工作了,我立刻死。”2010年去世前,他几乎坚持行医到人生的最后阶段。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