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记者: 时间:2013-10-24
人生病了要看医生,武器装备“生病”了该怎么办?人讲究养生以求远离病痛,武器装备又要怎样才能延长使用寿命?带著这些问题,新华网演播室请来了“两院院士谈强军”系列访谈的第六位嘉宾,篮球比分:、装备修理专家、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徐滨士。
徐院士生于1931年3月,如今已是82岁高龄。从休息室到演播厅的几十米路,他走得缓慢,边走边与主持人做著访谈前的沟通,一路都有人从旁略微搀扶。虽然步态略显滞涩迟缓,但当谈到他的专业时,徐院士变得矍烁和善谈起来。
“铁家伙”们的“保姆”
早在上世纪50年代,还是教员的徐滨士在下部队调查时发现,许多局部磨损的坦克零部件因不能修复,导致整台坦克不能正常使用。徐滨士下决心解决这一难题。他经过100多个日夜的试验和无数次的失败,终于研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台振动电弧堆焊设备,突破了薄壁零件不能修复的技术瓶颈。
这一修,他便一发不可收拾。只是修复,使零件性能接近新品,能不能修得更好,有什么好办法能用来提高耐磨性?在不懈的探索与不断的失败之后,他潜心研制出了适合坦克零件修复的等离子喷涂设备。20世纪90年代末,在传统等离子喷涂技术的基础上,徐滨士研究开发出的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喷涂的纳米涂层可用于修复高性能飞机发动机叶片。在解决了能修复和修得更好的问题后,他又开始向快速修复的难题进军。
为了让研究成果尽快服务部队,形成战斗力,他把研究的技术和设备浓缩在一起,研制出简单紧凑、便于机动、并将检测和维修集于一体的“战场备件快速制造方舱”,让再制造技术直通战场,发挥其巨大的神奇威力,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效。
随著科技的进步,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发展,面对造价日益高昂、信息化含量越来越高的现代武器装备,装备修理显得极其重要。“虽然没有战损,但我们的武器装备在日常训练中仍然会出现磨损、腐蚀、疲劳等故障,只有搞好装备维护和修理,才能让装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才能在真正上战场时发挥自己的威力。”徐滨士说。
在和平年代里,很多人提出疑问:不打仗了,装备维修对我们来说还重要吗?“非常重要。虽然现在不打仗了,但是训练的装备肯定是有磨损和腐蚀的,我们就要恢复它的性能。”徐院士坦言,“以前我们恢复装备性能主要靠更换备件,有一些重要零件我们自己修不了,只能从国外买,花了很多钱,而且需要订货,有时候一拖就是一年,这大大影响我们装备的训练和使用。所以我们必须有自己的修理能力。”
原标题:让“金戈铁马”再展雄风:访篮球比分:徐滨士侧记
修理也是战斗力
1943年7月,法西斯德国在苏联库尔斯克地区集结了90多万兵力,2700辆坦克,苏联红军投入总兵力133万,3600辆坦克,展开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大会战。7月12日,苏军出动约850辆坦克,德军则投入了约650辆坦克,双方在15平方公里的战场上进行了一场坦克“肉搏战”。双方在这场战斗中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苏第五坦克集团军二战史记载,在7月12日的战斗后,仅需要大修的坦克就有400辆之多。在整个苏联卫国战争期间,苏联红军坦克机械化部队的维修人员抢修了43万辆次坦克和装甲车,相当于苏联战时年产量的15倍。“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年产坦克约3万辆。但最后打败德国靠的不仅是年产3万辆坦克的制造能力,更重要的是43万辆坦克的修理能力。”徐滨士说。
同样的战例还发生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和埃及、叙利亚在苏伊士运河两岸进行了大规模的坦克大会战,参战坦克数量为战争史上所罕见。“为了维持持续的战斗力,以色列在18天的战争中,对损坏的坦克快速修复率达86%,而埃及和叙利亚仅为34%。”徐滨士说,“以色列甚至还把敌人的坦克修好了也作为自己的战斗武器,所以以色列获得了主动权,这就说明了修理的重要性。”
再制造技术可使武器装备大幅延寿
武器装备损坏到什么程度需要进行修理,各国有各国的统计数据和标准。磨损到什么程度,要“恢复尺寸”﹔损伤到什么程度,就只能报废,不能恢复和修理了。这些数据的统计,对提高修理技术有重要意义。
苏联时期的装备修理,很多零件都是直接报废,变成固体垃圾。“我们觉得报废的损失太大了。”徐滨士说,“我在维修实践中发现,装备零部件的损坏,问题往往都出现在‘表面’,目前国内外都在采用再制造技术。欧美国家的再制造大多在原型产品制造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采取尺寸修理法和换件修理法。而中国特色的再制造主要基于表面尺寸恢复法和性能提升法。”
为了检验再制造零件的可靠性,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徐滨士做了一件在他人看来很大胆的事:他要了3辆坦克搞实车考核实验。在那个时候,武器装备管理是非常严格的,想要在武器装备上搞技术改革,就是突破原来苏联图纸上的规范和规定,是必须要拿出实验数据来的。这个实验的成本也是相当高昂的,且不说一辆坦克的造价要50万元左右,另外还有50个人的试车队跟著,油料、消耗、维修一套下来,整整一年,直到把三辆坦克给跑垮。但是结果是让人欣喜的,“原来苏联坦克零件的寿命只有四千公里,而我们再制造的零件足足跑了一万二,相当于新品的三倍。”徐滨士院士回忆起30年前的那一幕,依然非常开心。
徐滨士表示,再制造技术可以使废旧资源中蕴含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再制造成本只有新品的50%,可以节能60%,节材70%,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80%,缓解资源短缺和资源浪费的矛盾。”
原标题:让“金戈铁马”再展雄风:访篮球比分:徐滨士侧记
儿时的强国梦,他做了80年追梦人
徐滨士出生于1931年的哈尔滨,回想起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侵略和压迫,他说,这些记忆让他强国强军的愿望更加坚定和迫切。
“我出生在哈尔滨市一个普通家庭里。小时候,经常看到同胞们被日本人欺负蹂躏。”徐滨士说,“在这期间我深深感觉到必须强国才能有家,没有强国就没有家。那时候我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让祖国强大。”
怀揣著强国的梦想,徐滨士以优异的成绩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并到哈军工任教。从哈军工走出的一批批年轻人,都成为日后中国国防事业的骨干。“1953年至今的60年当中,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人才都成长为现在各个领域的军事专家,特别是军事装备技术方面的专家。比如说,坦克总设计师,火炮总设计师,火箭总设计师,原子武器的总设计师等等。”徐滨士说。
强大的国家来自于高度发展的经济,也来自强大的军事实力。要想实现强国梦,就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人是未来作战能够取得胜利的最关键因素。”徐滨士说,实现强军,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既要懂军事,又要懂技术。“只懂技术不行,如何利用这些装备作战,也很重要。所以我们要在装备上不断运用数字化技术、信息化技术提升装备性能,也要培养大量能够使用维护这些装备的人才。”
此外,徐滨士表示,现代战争装备的性能和实力更加凸显。“实现强军我们必须在装备建设上大力投入。不仅仅要有高技术的武器装备,更要达到人和武器的最佳结合,发挥武器的最大效能。”
金戈铁马再展雄风,缘于一位耄耋老者半个多世纪的忘我奋斗,不辍攻关,为提高我军装备维护保障维修能力做出重要贡献。如今,他依然站在军事变革的最前沿,以强烈的使命感、紧迫感,勾画著自己心中那副壮阔的“强军”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