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王小谟:上海市金山籍科学家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3-10-17

【 字号   】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 沈永昌 时间:2013-10-14

 

 

    王小谟,1938年11月11日出生,金山卫镇永联村人。现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篮球比分:。

 

    王小谟是我国著名雷达专家,他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引领国产预警机事业跨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成为“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预警机精神的标志性人物。在王小谟50多年的科技生涯中,他还领衔研制出我国第一部使用计算机技术的三坐标雷达,第一部优于美俄的低空雷达,打造了装载在预警机上的3型雷达,为推动我国国土防空网的完善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国防科技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祖居金卫 生于乱世

 

    王小谟家世居金山卫南张家桥东北首,现金山卫镇永联村四组。其祖父王斌,是本地绅董,颇有声望。王老先生育有二子一女,大儿子王宏谟,字家桢,小儿子王君谟,字家骏。女儿王家英。王家桢1931年6月毕业于陆军大学第九期,毕业后从军,曾任冯玉祥、傅作义部少将参谋。

 

    1937年,日军大规模入侵我国,王家几经迁徙,最后在上海南市落脚。1938年11月王小谟出生。其时,王家三姊弟相继成家,因战乱而都离乡背井迁居上海。

 

    解放前夕,在上海海洋渔业局任职的王家桢,北上欲投奔冯玉祥,因冯玉祥蒙难未果,后又经过一番周折,被荐入北平守将傅作义部为少将参谋。直至解放后的1950年,王家才举家北迁,在北京西城区的一个大杂院内租房定居。那时王小谟才12岁,并在北京西城区就近求学。

 

    现在王家英、王家骏的子女分别在上海和金山卫居住,并与王小谟家保持着联系。上世纪80年代,王小谟在上海进修时,曾抽空去了一次老家,与兄弟姊妹们一起叙叙旧。去年,老家的兄弟姐妹到北京看望了王小谟一家。王小谟听到家乡的变化时,流露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钻研电器 投身国防

 

    王小谟的童年在纷飞的战火中度过,无线电是当时世界领先的科学技术。在北京大杂院的环境里,京剧十分流行,王小谟厮混其中,一学就会。他当时多么想有台自己的收音机能听听京剧,但家里没有钱买不起。于是,从初中起,王小谟就省下早点钱买原料,自己动手装矿石收音机,一粒自然铜矿石、一个耳机、一根天线,矿石机内就能传出好听的京剧演唱声,很令王小谟着迷。念高中时,他又装三灯机、五灯机,对列线电波好感顿生。1956年高中毕业前夕,在参观一个科技展览馆时,王小谟认识了雷达,他驻足凝视半晌。谁曾想这一看,使他与雷达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年王小谟参加高考,被北京工业学院录取。王小谟对无线电素有兴趣,一生从戎的父亲也鼓励他从事国防科技工业,王小谟就听从父母安排,读了北京工业学院无线电系。“我运气很好,从学雷达开始到搞雷达,一直到现在,一辈子跟雷达打交道。”王小谟感慨地说。

 

    潜心雷达 敢于担当

 

    我国老一辈的雷达专家曾预言,一辈子能搞出一个雷达就是好样的,能搞出两个雷达是奇迹。而对王小谟来说,至今他已搞出了三个雷达,而且都是国际顶级水平。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王小谟就担任了我国第一部三坐标引导雷达的设计任务,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这个雷达在做出样机后便夭折了。到70年代初,王小谟继续三坐标雷达的研究。13年磨一剑,终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自动化三坐标雷达。三坐标雷达的测量精度和自动化程度都优于当时世界主流雷达,一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保卫国家领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1986年,一条爆炸性新闻震惊全世界,德国青年鲁斯特驾驶轻型飞机低空飞越苏联领空,突破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苏联地面雷达防空网,降落在莫斯科红场。为此,地面雷达的低空防御技术攻关难题就摆在了王小谟面前。经过努力,我国很快研制成中低空兼顾的微波雷达JY-9,使我国在低空雷达方面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在一次由美、英、法、中等国制造的十几部雷达共同参加的演习中,JY-9雷达的电子对抗性能评比排名第一,综合性能评比排名第二,在国际上被公认为优秀的低空雷达。不久,这种由中国制造的低空雷达即以国际价格出口多个国家,同时也在国内陆续装备,构建了我国全空域覆盖的地面防空网。随后,王小谟带领团队,打造了中国人自己的预警机,做出了3型雷达,并且把雷达“搬”上了飞机……

 

    主动请缨 再创辉煌

 

    在雷达方面获得巨大成功的王小谟,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了,但王小谟对我国还没有自己生产的预警机而心有不甘。

 

    预警机是指机身上放置整套远程警戒雷达系统的飞机,用于探索、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指挥引导已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功能等同于“空中司令部”。

 

    我国早就有研制预警机的设想。早在上世纪90年代,通过多年艰辛的谈判,我国与外方签订合同,共同开发一架发展型预警机,王小谟担任中方总设计师。这是一项技术高度密集的系统工程,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研制能力。然而,迫于美国的压力,合作方于2000年单方面终止了预警机合作研制合同。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王小谟主动请缨,与十几位老专家联名上书,建议“立足自主,研制预警机”。这一建议一开始受到有些人的质疑,但很快得到中央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支持。王小谟等专家下决心,一定要造出中国人自己的“争气机”。他们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把地面样机做了出来;又过了一年,样机就飞上了天。随后,他们仅用了5年时间就研制成功了这架“争气机”,打破了某些“权威”说的中国至少需要十年才能造出预警机的预言。

 

    在国庆60周年阅兵典礼上,当一架背负着雷达大圆盘的预警机——空警2000作为领队机,带领着庞大的机群,分秒不差地飞过天安门上空时,站在阅兵台上的王小谟激动得流下了泪水。

 

    因为他知道,国产两型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9个第一,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记载信息化武器装备。连美国政府智囊团“詹姆斯敦基金会”也不得不承认:“中国采用相控阵雷达的预警机,比美国的E-3G整整领先一代。”

 

    王小谟的得意门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陆军对预警机的评价是:“国产预警机探测的灵敏度,就像一个人能看到20公里外一根火柴划出的火焰。它定位的精确度不亚于射击比赛中每发子弹正中靶心的程度。

 

    面对成功,王小谟感慨万千,他不无幽默地说,“感谢国外某些势力对我们的技术封锁,逼得我们必须走出一条自力更生之路”,从而也使我们研制的雷达,“真正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个先进水平是整体水平的世界先进”。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