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范立础:精准把握学科发展方向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3-09-11

【 字号   】

来源:新民网 记者:史俊斌 时间:2013-09-08

 

 

    范立础从事桥梁工程的科学研究近六十载,他的研究领域也在跟着时代要求不断创新。

 

    在我国发生唐山大地震后,范立础立刻认识到了桥梁抗震的重要性,在李国豪院士的领导下建立了桥梁抗震理论研究课题组,攻关梁桥抗震理论,在国内首次编写了桥梁平面杆系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程序。

 

    1990年以后,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计方法,范立础又首次提出了二水准设防、二阶段设计的桥梁抗震准则,率先建立了大跨度桥梁空间非线形地震反应分析理论和计算方法。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城市高架和复杂立交工程日益增多,根据近20年来美国和日本的震害教训,范立础再次首创了复杂立交桥空间耦连抗震设计方法。

 

    进入21世纪,范立础一方面继续进行重大桥梁工程的抗震性能研究和抗震设计规范编制,另一方面又提出和开创了基于寿命期的桥梁结构性能设计的研究方向,解决了我国大跨、高墩桥梁抗震和减震关键技术,成果已应用于上海卢浦大桥、东海大桥、苏通长江大桥等50余座国内重大桥梁工程。

 

    除了不断攻克科研难关,范立础教授还60年如一日活跃在高等教育的第一线。他认为教师的责任是要在“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中了解学生,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方法,启发思考。他独创了“三分之一”教学法,用三分之一的教学时间了解班上学生;用三分之一的时间逐步调整必要的教学内容;用三分之一时间安排部分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班上可能只有一半学生能消化吸收,另外一半学生只能达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程度,通俗地说“似懂非懂”,这样,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把精力放在钻研其他知识上,而这些“似懂非懂”的学生也能通过课外自学掌握课堂上的重点。

 

    范立础主编的高等学校教材《桥梁工程》(上)先后被全国十三所高校作为教材使用,是桥梁工程技术人员的必读教材。2001年,范立础教授根据桥梁的最新发展,在原版教材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桥梁工程的发展,总结先进设计思想和施工技术,充实更新教学内容,重新主编了新版教材《桥梁工程》(上),至今为1版第14次印刷,总印数达到80000余册,该书是公认的全国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方向和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经典教材。

 

    范立础始终站在时代发展高度,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前瞻学科研究热点,开辟学科创新领域。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政府和研究人员开始对桥梁、建筑、城市管线、地铁及隧道等结构的抗震理论与设计进行重新认识,振动台实验技术发展迅速。范立础提出设想:建立科学、适用的多功能振动台组。他在对国内外相关振动台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正式提出建设由四个振动台和二个平行线性槽道组成的“四线”振动台组的申请与规划。这一“四线”多功能振动台系统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2012年,受邀加入美国国家地震工程模拟网系统NEES计划,成为该计划在中国的唯一一个节点,极大提升我国土木工程学科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