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记者:赵春晖 时间:2013-08-24
她,一个简单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她,一个多情的人,对丈夫、对瓜、对那片戈壁滩,情深义重,痴心不改;她,一位院士,半个多世纪的成果,都留在那片热土上。
她就是篮球比分:、著名西甜瓜育种专家吴明珠,这位83岁的老人,至今仍坚守在田间地头。
“有人说,我心里只有瓜,我会和瓜说话……是啊,瓜是我的生命,我的人生就是想结几个瓜,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1999年,吴明珠这样解读自己的人生。那一年,她成为篮球比分:。
14年后,吴明珠早已功成名就,每天仍然忙碌在田间地头,摆弄她的瓜,指导年轻人工作。她25岁时来到戈壁滩,与哈密瓜结缘。有了她,一大批濒临绝迹的甜瓜品种被挽救;因为她,哈密瓜产量大增,走上寻常百姓的餐桌。
43岁之后,她开始“追逐太阳”,奔赴海南,实现了哈密瓜的“南繁北育”,并创造了一年四季快速育种的方法。她将现代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出一批新品种,把中国特色的甜瓜系列品种和完整的育种创新体系推向世界。
1953年,23岁的吴明珠从西南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两年后,恰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急需干部,吴明珠主动要求到新疆工作,在她的争取下,被分配到吐鲁番盆地鄯善县农技站。
在吐鲁番盆地特殊条件下生长的哈密瓜,品种混杂,产量低下。而任何一个品种,如果不进行提纯复壮,不进行改良选育,最终都将退化,甚至灭绝。于是,吴明珠开始育种研究的第一步:普查哈密瓜种群,为它建立基本档案。在近6年中,她与农技站的同事徒步走了300多个生产队,最终,选育提纯出44个品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品种,才有了后来大批哈密瓜的新品种。
为了专心搞育种,1983年,已是吐鲁番地区行署副专员的吴明珠,辞去了领导职务,成为自治区农科院的一名普通研究员。每到甜瓜授粉的季节,吴明珠就蹲在一棵棵瓜蔓前授粉,将雄花摘下,小心翼翼地将花粉抹在雌花的柱头上,用发卡夹住,再挂上注明授粉日期的牌子。蹲下起来,起来蹲下……每天循环往复的高强度劳动,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一直持续到她近80岁。
数十年的坚持和不懈努力,让她在这个行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在世界上首先转育成功单性花率100%的脆肉型哈密瓜优质自交系,创造出一种新的种质资源。
育种工作极为艰苦,培育一个品种需要8年到10年,有的科学家一生只能培育几个品种,而吴明珠却在50多年中,培育出28个经国家审定的优质瓜种。
“人的一生太短了,怎么才能加快育种速度,把这个周期缩短?”从1973年起,吴明珠开始了在海南岛的“南繁”生涯。“别人育种一年搞一代,我们搞三代,甚至四代!”作为一个育种专家,她的职业生涯延长了。一年四季,天天摆弄瓜,瓜棚成了她的家。
为了瓜,她的一对儿女,都是吴明珠的母亲和哥嫂带大的。“没有办法,我要工作啊,怎么带孩子!”吴明珠说。有很长时间,儿子、女儿和她感情不深。
也是因为瓜,和她一起工作的科研队伍里,一群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成了她的忘年交。在学术和科研上,吴明珠处处给年轻人机会,每到成果鉴定、成果奖励和论文署名时,吴明珠总是将课题组的年轻人排在前面。“吴先生做人、做事、做学问,都给后辈树立了永远的典范。”自治区农科院院长陈彤这样评价。
吴明珠总记起年轻时的情景,那时候,她大多数时间吃住在农民家里。很快,吴明珠就能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人们还给吴明珠起了个美丽的名字――“阿依努尔罕”,那是维吾尔语“月亮姑娘”。有一次,吴明珠病倒了,维吾尔老乡把两只大公鸡,隔墙扔进她的小院,给她补身体。她总说:“老乡们待我那么好,我就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
吴明珠并不是个不懂生活的人,家庭和亲情在她心底分量很重。“我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丈夫。”她说。
1958年,她的恋人杨其佑从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也来到新疆,陪着她在戈壁滩上扎下根。为了支持妻子的事业,他白天工作,下班回家做饭,晚上还要为吴明珠摘录英文、俄文参考资料。有时怕妻子太累了,他甚至会步行十几公里,去帮忙给花授粉。
“那个年代,多艰苦啊!可再苦,我们都挺乐观。”吴明珠回忆道。
1986年,杨其佑因病去世。他没有官衔,没有职称,离开吴明珠的那年,刚过57岁。“他生病时,我陪了半年,尽可能弥补我的愧疚。”吴明珠说。打那以后,吴明珠更加发奋工作,在吐鲁番和三亚两边跑。她说:“我觉得应该做两个人的工作才对得起他。”她不停地工作,不愿意回家。因为,“忙起来,就能把什么都忘了……”
每逢清明扫墓时,吴明珠总会抱着新育出的甜瓜,向丈夫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