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3-07-23
7月14号早上8点,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的监护病房,忐忑不安的汪荣贵终于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一位穿着白大褂的老大夫走到他病床前,在检查治疗设施运行、并向护士了解他的恢复状况后,俯下身子和他交谈了几句。因患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肠缺血、肠坏死”疾病,汪荣贵刚做过4种手术。虽已从昏迷中苏醒,但看着插满管子的身体,忍受着伤口的疼痛,他依旧觉得生死难卜,情绪中夹杂着恐惧和忐忑。然而,再和老大夫交谈过后,他的不安几乎全部消散。
汪荣贵的手术就是这位老大夫指导他学生做的,老大夫告诉他,手术非常成功,叫他安心休养,离康复已经指日可待。但是汪荣贵不知道的是,这位看上去神采奕奕的老大夫今年已是89岁高龄。没有退休、没有颐养天年,如今仍在医疗和科研的第一线努力工作,并且乐此不疲,他就是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黎介寿。这位和小肠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篮球比分:,为了拯救苍生有“冒死尝百草”的勇气,他曾为试验胶水粘伤口,在自己身上动过刀子,被人们赞誉“当代神农”。
耄耋不老的秘密
在一般的家庭,年近90岁的老人,本该颐养天年、坐享清福了。黎介寿却坚持着一个很多年轻人都很难做到的时间表:5:30起床,7:00出门,7:20后到医院,中午午休半小时到45分钟,18:00下班,19:30分至22:00网上学习。
平均每年在院士门诊看500多个病人,亲自做40台左右的手术,这是近年来黎介寿几乎不变的工作节奏。年近九旬的黎老,耳不背,眼不花,工作的激情和活力依然维持。
开腹手术是大手术,对外科医生身体素质有很高要求,黄金年龄是35岁到60岁。2011年5月18日,黎介寿照例走上手术台,为一名加拿大籍患者动手术。手术中,他突然心律不齐,脸色苍白,冷汗淋漓。尽管如此,87岁的他依然坚持站立了7个多小时,成功完成手术。患者得救了,而黎院士却晕倒在手术台上。
第二天,他向学生们郑重宣布:因身体原因,从今天起我不再亲手给病人动手术了。不再上手术台动手术,对一个依然在工作的外科医生,是件多么严酷的事!学生们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知道我的身体,体力和精力已经不容许我再承担一台大手术。我不主动做这个决定,没人会催我,但我要对病人负责,做不了了就是做不了了!”当天中午,黎介寿把自己做最后一台手术的柳叶刀,擦了又擦,久久凝望……
如今,黎介寿虽然不亲手动手术了,但仍然坚守在服务军民的第一线:周一上午门诊,周二到周四上午到重症监护病房查房,周五上午组织全科讨论疑难病症,下午进行学术报告。
他的女儿黎海菁告诉记者,老爷子每天早上看半个小时书,上半个小时网,一边听广播,一边用早餐。黎介寿还有个几十年不改的“怪”习惯——自己的电脑包自己拎,自己上课的课件自己做,自己参加学术交流的讲稿先要在科里试讲,自己写的重要文章先请大家修改。
很多人劝黎老保重身体,可他却坚持说:“如果我不工作了、不劳动了,知识早就落后了,精力早就退化了,身体也不可能这么好啦!”
但如果你因此就认为黎院士是个工作狂的话,那你就错了。和黎老接触深了,你会发现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他,生活其实是多姿多彩的,他是一个摄影“发烧友”,一有机会他会兴奋地向学生和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而且言语间得意得像个“老顽童”;他还是一个音乐酷爱者,闲暇之余喜欢听一些中外名曲,陶醉其中,任由思绪纷飞……
“多挽救一个生命,是我最大的幸福”
黎院士常说,多看一个病人、多做一台手术,多挽救一个生命,是他最大的盼望,也是他最大的幸福。
黎老救治病人,无论病情多重多复杂,年纪多大或者多小,他都从不轻言放弃,竭尽全力的救治患者。1996年,他收治了一名只有4个月大的婴儿肠瘘患者。据病历记载,这是当时全球最小的肠瘘患者。面对只有四个月大的婴儿患者,同时还伴有严重的并发感染,生命随时都有危险。科室的医生们虽全力救治,却无法令病情好转。最后迫于无奈,孩子的家长就想放弃了。
黎介寿找到了孩子的家长,希望孩子家长不要放弃治疗。当时,他信念坚定地说:“孩子有权利享受健康生命的权利,我们有义务竭尽全力抢救。”孩子的家长出于对黎介寿的尊重和名气,就同意继续治疗的意见。
当时已72岁的黎介寿,顶着巨大的压力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他一天至少五六次到婴儿床前,反复察看婴儿的病情变化,研究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为了让婴儿治疗方案最具科学性,救治期间,他为了查找的大量的相关资料,每天都到凌晨两点以后才睡觉。最终,黎介寿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反复的论证,得出了营养液运用于婴儿的最佳剂量,补盐多少、补糖多少,他事事都要亲自过问,亲自开出药方……功夫不负苦心人,婴儿终于奇迹般地获救了。孩子的家长泪流满面地找到了黎介寿,在他的面前长跪不起,以此感谢黎介寿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哪里不舒服,先去做个检查。”这句话,到任何一家医院去看病都会听到。这也成为许多医务工作者治疗的必备条件。而黎院士却极少用这句话。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许多患者曾风趣地这样形容黎院士。的确,这话放在黎介寿身上,一点不玄。
一年冬天,普外科收治了一位东北病人。病情发作起来,肚子疼得在床上打滚。刚出差回来的黎介寿得知后,直奔病房。黎院士边询问病情边用力搓着自己的双手,慢慢俯下身子,开始在患者肚子上小心翼翼地摸索。
院士的这个举动,让这位患者一脸诧异,这双温暖的手,如同一剂止痛药,顿时让自己轻松许多。“我看了十几个医生,只有您老肯这样摸我的肚子。”患者感动得流下眼泪。五六分钟后,黎介寿给出诊断:肠套叠。随后的检查、观察证明:老爷子的亲手“一摸”相当精准。
学生们就此请他“揭秘”,他正色道:“仪器设备只是检查辅助手段,是没有触觉的,不亲手摸一摸,怎么知道病人到底问题在哪里。靠医疗设备是总结不出来临床经验的。”
黎老给病人看病还不忘病人的尊严。他常说:“你把病人放在什么位置上,就决定你能为患者做多少事!”几十年来,他一直努力为病人着想,给患者以尊严。2012年12月,黎介寿为16岁女孩小何做手术。每排便一次,黎介寿都会嘱咐大家注意保密。连续10多次一直排便,小何只知道自己在洗肠。为保护一个花季少女的自尊,黎老的做法感动了身边的人。小何的母亲感激涕零:“遇到这么细心、用心的好大夫,真是娃的福分!”
“八小时以内出不了科学家”
在黎老家书房的台板下,压着一幅他手书的座右铭:“八小时以内出不了科学家”,诠释了他工作学习上的扎实作风。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坚持每天阅读英文医学资料;他70岁开始,学习运用计算机。现在,每天晚上,黎老都坚持利用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上网查阅最新医学动态,阅读一些英文版医学文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黎老在浩瀚的医学世界,以睿智的眼光探索未知奥秘。
对于国内外的新技术新疗法新设备,他有一句话说得很经典:“要用欢迎的态度看待它,用严谨的态度尝试它,用参与的态度发展它。”他总是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信息,上世纪80年代,率先运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的微创手术;2010年,又率先运用世界最先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行外科微创手术。他经常把学到的新知识与学生们分享,告诫大家在“知识爆炸”时代,要时刻有“本领恐慌”意识,只有保持8小时以外的钻研劲头,才能胜任医生这个职业。
院士的头衔很神秘、很高贵,但也需要经典著作和显著成就来支撑。为了验证胶水能否把肠子瘘口粘合起来,他不惜在自己的身上开刀试验,这种“胶补法”成功应用于肠瘘辅助治疗,一直沿用了40多年。为了观察一名肠瘘患者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后的瘘口变化,他搬起一个小板凳,坐到患者床边观察,一盯就是三个月。为了攻克小肠移植这个世界难题,他把铺盖搬进动物实验房,人们都叫他“猪爷爷”,养猪、开刀、观察,不间断记录和分析动物实验的每个数据,坚持了1900多个日日夜夜。……
黎院士的学生李幼生博士至今对老师的“三次半眼泪”记忆犹新。他告诉记者,小肠移植动物实验成功的日子,黎院士第一次流下了眼泪。患者杨菲菲小肠移植度过了三周年“生日”,标志着我国小肠移植技术已从临床实验发展到了临床常规技术。在“生日”宴会上,黎院士流下了第二次眼泪。2010年圣诞节,得知“肠功能障碍的治疗”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黎院士第三次流下了眼泪。可还有“半次眼泪”,又是怎么回事呢?李幼生告诉记者,那是2003年,由医院牵头举办的肠功能障碍研讨会在希尔顿大酒店拉开帷幕。来自国内多所著名医学院校和医院的专家们都很高兴,纷纷感慨,终于有一个学术组织把中国的小肠移植带起来了。这时,天津某医院院长“调侃”了一句:外面传说,中国小肠移植不成功,你黎老死都不瞑目啊!顿时,全场鸦雀无声,黎院士眼眶红红的,忍住眼泪没掉下来。他淡淡地说了句:“我和我的研究所,有责任、也一定会把中国的小肠移植做好!”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肠外瘘的研究与治疗,1971年在国内首先临床应用全静脉的营养疗法,1985年起研究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1992年在国内首先取得大动物移植成功并成活大于500天,1994年3月完成亚洲首例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2003年成功开展了亚洲首例人的同种异体肝、小肠联合移植术,同年10月又完成了亲体供肠移植手术,全面进行了肠功能障碍系列研究。他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主编《手术学全集》和《普外科手术学》、《肠外瘘》等专著,参与《外科学》等31部著作的撰写。获得各类高等级科技、教学、医疗成果34项。因为黎老的坚持,世界著名外科专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德瑞克虔诚地评价他“是全世界研究肠子时间最长的人,值得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