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曾恒一:重庆走出去的探洋先锋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3-03-27

【 字号   】

    来源:重庆日报 记者:张莎 时间:2013-03-25

 

 

    海洋,地球生命的蓝色摇篮。

 

    如同上天需要火箭和飞船,走向海洋,同样需要先进的设施设备。曾恒一,正是为中国孜孜探寻下海利器的先锋。

 

    3月中旬的一天,回首人生路时,74岁的曾恒一说,自己的成长得益于“三个参数”梦想、勤奋、机遇。

 

    在重庆南开,他有了蔚蓝色的梦想

 

    初见曾恒一,着实有些意外1.63米高的个头,显得瘦小,灰白头发、黑红肤色,穿灰色羊毛衫从外表看,只是一个普通的退休老头。

 

    可是,眼神暴露了他的身份没有老人通常的浑浊,清澈、透亮、有神。这让他不管是走路的步态,还是讲话的思维,都显得相当年轻。

 

    在曾恒一位于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的办公室里,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几个船模。墙上挂的画,是大海与船。顶到天花板的书柜里,绝大部分书籍也与船和海洋有关。老人说,就连家里客厅玻璃柜中都展示了100多个各种船的模型,他家书房的台灯、加湿器也是船的造型。

 

    “你看,我就生活在船和海洋的世界里,我的一生,都被那个蔚蓝色的梦想所牵引。”曾恒一笑着说。

 

    梦想是怎么来的?他娓娓道来。

 

    曾恒一于1939年9月出生在重庆,家住渝中区枇杷山公园下。少年时代,当他第一次在杂志上读到大海的故事时,便对大海产生了无限的遐想。“重庆是山城嘛,山多,我从没看过大海。那神秘而浩瀚的大海,让当时的我很神往。”

 

    初中二年级,曾恒一报名参加了学校船舶模型小组,课余时间几乎全泡在了制作船模上。

 

    1956年,曾恒一从重庆南开中学毕业了,为圆那个蔚蓝色的梦,他立志报考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

 

    在报考志愿栏里,曾恒一的第一志愿填写了“上海交大造船系”,第二志愿还是“上海交大造船系”。

 

    天遂人愿,高考揭榜,他如愿进了上海交大,从此与大海和船舶结下了不解之缘。

 

    痴迷于船和海洋的世界,他一梦不醒

 

    曾恒一说:“科学犹如与自然博弈,在探索自然奥秘的竞争中,只有最勤奋、最努力者才能一窥究竟。勤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勤奋是曾恒一的人生信条,从求学时期到古稀之年,他始终实践不辍。

 

    1961年毕业分配工作,用曾恒一的话说,是“一波三折”:他很想到造船科研设计单位一展才华,没想到,接到的分配通知是去重庆大学当教师。

 

    “正当我准备行装要去重庆大学报到时,学校系党支部又来通知,分配方案有变化,要我去大连造船厂报到。”听到这个消息,曾恒一高兴得跳了起来。

 

    在大连造船厂,他先被分配到船体车间实习劳动。一个月后,他调到一个保密单位,先到武昌海军第一预备学校报到接受了3个月的军训,然后分配到当时的国防部第七研究院708研究所,从事海军辅助舰船和特种工程船的研究和设计工作。

 

    1972年,33岁的曾恒一再次站在了命运的转折点上:奉调到天津塘沽的海洋石油勘探指挥部研究所。那时,新中国的海洋石油事业刚刚起步,而勘探开发和石油工程技术,也远远超过船舶技术范畴,他深知其中的艰难,仍一头扎了进去。

 

    1973年,曾恒一被提名主持建造我国第一艘海洋石油导管架下水驳船。当时,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只有一部电影科教片,里面有日本的导管架下水画面,时长仅几秒钟。

 

    他一遍遍翻看这个转瞬即逝的片段,反复思考:大型驳船本身的设计并不复杂,技术难点是供导管架装船及下水用的摇臂和调载系统。摇臂是强力结构,它与船体的连接只有两个可转动的支点,如何满足2000吨负荷的瞬间传递?

 

    曾恒一与同事一起,反复研究摇臂结构的受力特点和调载系统的反应能力,重点对2000吨负荷每一瞬间的变化进行计算分析,并对导管架在滑道及摇臂上滑移的摩擦系数做了大量模拟试验,最终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他的每一项思路和方案都与国家海洋战略息息相关

 

    上世纪80年代后,一系列重要任务接连安排给了曾恒一:

 

    主持设计建造我国第一代海上石油自升式钻井船;

 

    主持开展新型悬臂式自升钻井平台的研究设计;

 

    主持设计建造我国第一艘新型单点系泊浮式FPSO“渤海友谊号”……

 

    随着工作经验和个人能力的不断提升,曾恒一逐渐从一名技术人员,转变为技术总师。进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后,他主持进行了多项国家“863”课题研究,组织进行了多个海上大中型油气田的总体开发方案编制。

 

    在他的建议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于2004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海洋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作为实验室主任,曾恒一带领团队陆续攻克深水钻完井、深水浮式平台、深水管线及立管、深水流动安全保障及水合物风险控制、新型浮式生产装置等六大关键技术,目标是实现深水技术从水深300米向3000米的重大跨越。

 

    2005年墨西哥湾的海上石油灾难,也刺激着这位海洋工程专家。他创造性地提出“深海空间站”概念,设想将全部油气生产设施放到3000米水深的海底,由一条海底管道将油气送至陆上终端。

 

    “院士是至高荣誉,但对我来说,更是一份责任。”曾恒一认为,作为院士,就要冷静地为国家出点子、当参谋,提出篮球比分的创新思路。而这些石破天惊的思路和方案,每一项都与国家海洋战略息息相关。

 

    在他倡导下,这些技术和方案,或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或被纳入国家重大专项前沿攻关技术,成为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中国海洋石油工程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迎头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要年轻人施展才华

 

    在采访中,谈到工作,曾恒一条理清晰,说话简洁有力;但一涉及个人和生活,他的叙述就立刻显得木讷或潦草,有时只是一带而过。显然,这是一个工作占据了全部生活的人,工作让他投入,也让他放松、快乐。

 

    近几年来,曾恒一最关心的话题,就是南海深水开发。

 

    “中国是海洋大国,却很少人知道咱们国家还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说这段话时,曾恒一目光深邃、神色凝重:“特别是南海的油气资源量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其中70%蕴藏于深海区域。但是,这片‘蓝色国土’与周边国家存在着争议,一些国家在西方石油公司的帮助下已发现上百个油田,已建成几千万吨的产能,每年从我国南海拿走一个‘大庆’的石油!”

 

    “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让曾恒一看到了中国在海洋中扎下身影的决心,他说:“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当前,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战略意义,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他用右手食指有节奏地敲打着茶几桌面,“在中国走向深水的过程中,还有两大瓶颈问题:一是深水技术;二是深水装备。还需要两大前沿技术:深海空间站技术;深海远程补给基地人工海湾技术。”

 

    曾恒一寄语家乡重庆乃至中国的年轻人:“科学为我们提供追求卓越的广阔空间,它使追随者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快乐和激情,也丰富着生命的意义。但是,科研没有捷径,别指望头上掉馅饼。年轻人就要勤奋,就要脚踏实地。现在国家定下海洋强国战略,海洋工程就是最有前景的领域,只要努力,只要肯学肯钻研,一定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