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易(国内新闻) 时间:2012-10-13
20世纪初,他们锐意进取、开风气之先,他们在各自的行业不懈追求,成绩卓然……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些跨世纪大师,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重温一个时代的精髓
王振义,1924年11月30日出生在上海。内科血液学专家,篮球比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他在医学上的最主要贡献是次利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在临床上极大地提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
每周四,88岁高龄的王振义老先生依然会来到病房,俯身为病人仔细检查身体。他的脸上经常挂着和蔼的微笑,努力从每个细节上为病人减轻痛苦。
他不仅是一名医生,还是一名科学家、一名教育家。1986年,王振义开创出一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新方法,并培育出一大批杰出的血液学专业人才。2011年1月,他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将小女孩“从死神掌中拉回”
上世纪80年代,一部风靡全国的电视剧《血疑》让人记住了一个新的医学名词“白血病”。这种由于人体造血系统出现恶性肿瘤而发生的疾病致死率极高,素有“血癌”之称。
1986年,在上海儿童医院的病房里,5岁女孩小静(化名)正痛苦地挣扎在生死线上,她所患的,正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相比其他类型的白血病,这种白血病发病急,恶化速度惊人。很多病人从诊断到最终死亡甚至不过一个星期,留给医生和患者家属的,只有叹息和眼泪。
在过往漫长的岁月里,死神永远都是这场“游戏”的胜利者。但王振义彻底改变了这场与死神博弈的游戏结局。他大胆地提出一个全新的治疗方法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疗法。这种方法如今已经成为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最佳治疗方法。
但在当时,这种治疗法即便在国际范围内也属于一个全新的概念,还从未在临床上应用过。因此,在王振义将设想计划提出之初,便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因为这个药大家都不了解,而且这种疾病致亡率很高,用这种新药治疗一个病危的患者,医生面临很大的风险”,王振义的学生回忆起20多年前的这一幕,依然感慨不已,“我们都劝他算了,但王老师生气了。他说如果出了事情,就由他一个人承担。”
小静的生命正在渐渐凋零,孩子的家人显得非常绝望。当时,小静的父母甚至都已经买好回程的船票。时间紧急,王振义决心在这个孩子身上使用新药。
“我的勇气,来自于我尊重科学!”20多年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起这段往事,王老先生的眼神中,依然闪动着别样的光彩。
一个星期后,使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小静体温开始下降,白细胞成倍增长,小静挣脱了死神的魔掌。如今,小静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并担任一家国际著名制药公司的药物研发员。
“病人痛苦,我的心难受至极”
说起与白血病的第一次交锋,王振义记忆犹新。“那是1959年,我被上级领导安排主攻白血病的治疗研究”。
然而,第一次交手,王振义铩羽而归。“眼见一个个患者被病痛折磨得那么痛苦,我的心难受至极”,最早接触的那些白血病患者最终都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尽管这不是他的错,但那些逝者却是王振义心头永远的伤疤,时常在王振义的心头隐隐作痛。
当时,国际上通常使用维甲酸的一种同分异构体13顺式维甲酸,但仅仅在个别病人身上应用有效,此后一直未获突破,很多人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几乎要失去信心。而王振义却坚定了这个研究方向。但由于上海的药厂只能合成出另一种同分异构体全反式维甲酸,王振义只好“将错就错”,用它来做体外实验。
没想到歪打正着带来惊喜。直到今天,小静依然称王老先生是“她一生感激的人”。1988年,《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的论文在国际血液学权威性刊物《血液》杂志上发表。
在那之后,这种创新的疗法开始在临床上全面使用。首批参与治疗的24例病人中,完全缓解率达到九成多。目前,联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砷剂及化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5年存活率已高达95%,成为第一种可以治愈的急性白血病。
大义让贤,“在‘抛物线’落下之前,自己退出”
王振义1924年11月30日出生在上海,祖籍江苏兴化。他勤奋好学,刨根问底的天性在孩童时代就显露无遗,凡事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祖母是王振义最爱的老人,至今他还清晰地记得在他7岁那年,祖母不幸患了伤寒,病势凶险,虽然请到了当时一位沪上知名的医生前来诊治,但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祖母最终还是未能得到救治。全家人悲痛欲绝,父亲从此也希望子女中有一人能够从医。
1942年,免试直升进入震旦大学的王振义,毅然选择了学医。1948年,王振义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名列前茅,留在广慈医院,也就是今天瑞金医院的前身,担任住院医师。数十年的从医生涯,王振义一直遵循着这样一句话,“我是从病人身上获得力量,所以必须将自己的全部回输给病人”。他如此律己,也用同样的要求对待自己的学生。
王振义的学生非常尊敬他,也深深懂得,唯有将病人放在最优先的位置,重视细节,疾病的研究才能不断取得突破。而在学生的眼中,王振义不仅是谦逊豁达的长者,还是爱才惜才的老师。
2000年,王振义的一个研究生在毕业论文中写道,发现一种新的维甲酸对急性白血病有诱导分化作用,并且从分子生物、基因水平角度进行论证。这个结果受到医院的重视,但此后重复实验却得不到文章里的数据。“我认真判断是哪儿出错了,但都找不出原因。后来,血研所的所长告诉我,是两个基因拼接错了。当时我觉得,分子生物学的东西我完全不懂,我不能再去教别人了。”
其实,早在1996年,眼见自己最得意的学生日臻成熟,当时还担任着瑞金医院血液研究所所长的王振义便不计较名利得失,主动推荐这名学生接替自己。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就是“在我这条‘抛物线’快要衰落时,立即让位。让有能力的年轻人上,避免‘抛物线’下降阶段给国家带来损失。”
医学伉俪:“相濡以沫半世纪”
除了学术和科研,最让王振义牵挂的,便是他的妻子谢竞雄教授。妻子晚年病重,而高龄的王振义依然坚持要亲自照顾。从被查出重症到最后离世,妻子卧床6年有余。这6年多的时间里,王振义日夜陪护。
王振义和妻子同属于医学界,相似的工作经历也为夫妻俩带来了说不完的共同话题。但在生病的那段时间,妻子给予王振义的回应却越来越少……
打一盆热水,拧一条热毛巾,给妻子擦手擦脸。轻抚着老伴稀疏花白的发丝,回望两人超越半个世纪的相濡以沫,王振义总说,自己对妻子的关心还不够,“我这个人缺点很多,对爱人缺乏同情心。当年她生小孩,我都没在身边。”老伴喜欢孩子,在她生病的时间里,王振义就会把3个孩子从小到大的照片拷到光盘里,在电脑上一遍遍放给她看。
最终,妻子于2010年去世。2011年,王振义荣获象征我国科技最高荣誉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回望妻子对自己一生的守候与支持,王老深情地说,“军功章里有她的一半”,还没说完,便已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