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邓中翰:敢于挑战 缔造传奇

来源:新华网-地方频道   发表时间:2012-05-11

【 字号   】

 

  年轻人要做好随时迎接挑战的准备,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尽可能地多获取知识,通过努力和奋斗获取自己的成功!
 在很多人看来,邓中翰的成长经历似乎有些传奇。
 本科三年级便在著名的科学杂志《科学通报》上发表了论文;留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获得物理学硕士、电子工程学博士和经济学硕士3个学位,成为该校成立130年来横跨理、工、商三科学位的第一人;回国创业后,研发出第一枚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星光一号”芯片,终结了“中国无芯”的历史;2009年,41岁的他又成为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
 看着这一长串耀眼的成绩,甚至有网友质疑:“这个世界上真有这么牛的人吗?”
 “我就是比较努力,敢于挑战吧。”邓中翰这样评价自己。二十几年前,在人才云集的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大二学生邓中翰在寒假前找到黄培华教授,希望加入他的科研小组。没有多说什么,黄教授便给了他一摞文献资料,“有什么想法等开学了再说。”黄教授这样跟他说。
 寒假到了,别的同学都回家过年,只有邓中翰留在了学校。“因为那些文献都是专业书籍,很多都是英文的,我需要查阅大量资料和词典才能看懂,只能去学校图书馆查。
 那个寒假,邓中翰甚至比平时上课还要努力,除了吃饭睡觉,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看资料上。一个月下来,他不仅读完了那“近一尺高”的文献,还罗列出了自己的观点。
 “黄教授都没想到我这么快便有了自己的看法。”这件事让黄教授破例接纳了他,让一个本科生进入自己的科研小组。
 1990年,邓中翰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用量子力学解释外太空射线对地球矿物质影响的论文,这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说很不容易。也正是这篇论文,让他在第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脱颖而出。
 那一年成为他成长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因为他知道了自己以后该做什么。
 1992年,邓中翰考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个从建校至今拥有18位诺贝尔获奖者的学校是很多青年向往的地方,而那儿也是邓中翰实践梦想的地方。站在大师的画像前,他也曾不止一次地想过,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成为其中的一员。
 在伯克利,邓中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传奇。普通的学生拿下一个博士学位一般需要6年时间,而他只用了5年,便拿下了电子工程学博士、物理学硕士和经济学硕士。
 那是一段艰苦的学习历程。“我每天白天上课,下课后还要做科研,晚上12点左右才能回到寝室。然后从12点到凌晨三四点,我还要自学经济学的课程。早上7点钟再起来上课。”这样的学习劲头让老师和同学都觉得邓中翰有些“疯狂”。
 毕业后的邓中翰曾在美国硅谷打下一片天下。在打拼时,他时常会思考很多问题:为什么日本会比中国发展得好?为什么中国没有硅谷?为什么中国没有芯片?
 1999年,邓中翰带着心中的疑问回到了祖国,在中关村成立中星微电子公司,开始了“让中国拥有自己的芯片”的历程。
 2001年3月,中星微“星光一号”芯片终于研发成功,邓中翰很激动,因为他兑现了“结束中国无芯历史”的承诺。
 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的“中国芯”已经进入了苹果、三星、戴尔等全球顶尖品牌的计算机和手机中,占领了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6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邓中翰也有了更远的目标,“希望能研究出篮球比分的自主创新技术!”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