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2-02-20
93岁高龄,家、办公室、实验室,他依然“三点一线”地忙碌着。虽然视力不太好,但他每天至少要用放大镜看两个小时的中外医学杂志,掌握世界上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医疗动态……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现在的科研项目是骨科干细胞研究。”
这位令人敬仰的老人,就是兰州军区总医院的骨科泰斗、篮球比分:葛宝丰。
医德:医者从来割股心
1936年,葛宝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燕京大学医学系。1947年,他在兰州中央医院担任大外科主治医生,从此,就像一棵戈壁红柳深深扎根西北。上世纪70年代,理论功底扎实、业务技术精湛的葛宝丰,已成为军内外骨科医学界的一颗闪耀新星,解放军总医院多次想请他到北京工作,但他委婉地说:“我的事业在西北,这里更需要我。”
葛宝丰常说,作为医护人员,仅仅把病人当作亲人是不够的,只有当作自己,才能真切感受病人的痛苦,因为“自己不会害自己”。
1957年,一位甘肃籍农民因炸伤致右股总动脉连同股动脉和股深动脉缺损14厘米,于伤后36小时入院,在当地医院要行截肢术。葛宝丰望着这位农民兄弟的伤口,心里发颤:“一个农民,不能没有这条腿啊!”
为了挽回这条腿,葛宝丰大胆取出他存贮了半年的一段相应部位三叉形同种异体血管,连接这位农民兄弟断裂的血管。谁知,这条血管竟奇迹般地成活了,一条无望保留的腿居然可以走路。葛宝丰高兴极了,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例10厘米以上同种异体血管连接成活的病例。他开始收集资料,并建立了专项研究档案,决心把这项课题继续研究下去。
就在这项即将轰动世界的课题进行到最后一步,要对患者进行动脉穿刺时,葛宝丰却犹豫了:虽然穿刺只有万分之一的几率出现并发症,可一旦发生就会将这位农民兄弟重新推向残疾。面对世界级大奖和患者健康,他毅然选择了后者。提起这项“功亏一篑”的研究,葛宝丰总是说他不后悔,甚至还会笑言:“我每年还会吃到他种的土豆呢!”
葛宝丰从医65年,患者再贫穷,手术风险再大,他总是挺身相救。1987年,7岁的小女孩潘园园因车祸导致严重的骨盆骨折,送到医院时已缺血38小时,陷入深度昏迷。由于缺血时间长,术后很可能引起组织坏死、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如果手术不成功,就可能出现医疗纠纷甚至影响到声誉,可葛宝丰只静静地说了一句:“现在要紧的是先救命。”
手术室的灯整整亮了9个小时,护士一次又一次为葛宝丰擦去额头上细密的汗珠。血管一根又一根地被缝合,在葛宝丰的巧手下,手术很成功。半夜,查房的护士发现葛宝丰竟一直坐在小园园床旁的木凳上,静静地观察着她的生命体征和伤口的情况。护士劝他去休息一会,他却说:“现在是她术后最危险的时候,我怎么睡得着?”就这样,葛宝丰陪了园园整整一夜。
医院政委张柯平介绍说,骨伤患者治疗周期长、费用较高,葛宝丰总是千方百计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长期以来,葛宝丰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规矩:病人带来的片子能诊断清楚,决不让做第二次检查;能用普通消炎药,决不用高档抗生素;手术缝合尽量用手工,虽然多花一些时间,但患者不花一分钱。
葛宝丰常说:“医生一刀子,要想到病人一辈子。”1993年,青海农民王伟领着母亲来医院看病,经检查,老人确诊为股骨头坏死。葛宝丰与科室人员反复研究治疗方案,决定为他实施骨关节融合保守治疗,放弃关节置换,这样既保证了治疗效果,又节约了手术费用。可是王伟为尽孝心,决定卖掉房屋,请葛宝丰为母亲做股骨头置换术。葛宝丰坚决不同意,他说:“你母亲的情况置换关节毫无益处,只能是白花钱。”王伟听不进去,一次次找葛宝丰磨。葛宝丰反复解释说:“我要对病人负责,也要对你们今后的生活负责。我在拿方案的时候,是把你的母亲的病当作我自己的病来治。”王伟终于被葛宝丰的一片苦心所打动,同意为母亲保守治疗。后来,他母亲治疗效果明显,而且节省了一大笔费用。
65年来,葛宝丰救治过的患者达17万余人,治愈率达到98.6%,伤残率仅为0.1%,但他很少谈起成功,却常为手术中的失误愧疚不已。他说:“我一生中做了无数例手术,但有4例手术不尽如人意,直到现在我都记得患者的名字和当时的状况。”他还写道:“为此二三事,郁郁数十年。一上我心头,彻夜不入眠。”正是凭借这样的胸怀,葛宝丰生动地诠释了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丰富内涵,成为令人敬仰的“百年良医”。
医术:求源引得活水来
葛宝丰是大西北骨科专业的开拓者,军队骨科专业的重要奠基人,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医学大树’”。他在1950年就率先开展带血管循环骨移植;1951年在国内探索开展淋巴管外科研究;1965年,由他指导的全军第一例、全国第二例临床断臂再植手术获得成功;1988年、1990年,他指导学生接活冷缺血54小时断掌和59小时断指,打破了国际36小时纪录,成为新中国60年来最重要的60项医学成果之一;1997年,成功完成亚洲骨科领域第一例十指断指再植手术,逐步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骨科技术体系。
他常常对医护人员讲:“部队医院因为部队官兵而存在,姓军为兵永远是军医的宗旨。”1963年,他下部队巡诊时了解到,骑兵训练执勤时落马容易发生骨折,便多次深入训练场反复研究,甚至亲自骑马前往官兵容易落马的地方,在无数次从马背上摔下来之后,他终于提出了“落马骨折”的独特防护法,大大降低了骑兵训练骨折的发生率,减少了非战斗减员。
“十五”期间,针对官兵训练时骨创伤比较多的实际,80多岁高龄的葛宝丰亲自到基层部队,在训练场和战士一起摸爬滚打,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向战士宣讲“如何预防训练伤”,并且及时向首长机关提出科学施训的建议,利用5年时间,研制出治疗部队训练伤的特效药物高肟甲素霜,从1994年沿用至今。
当选为篮球比分:以来,他仍然牵挂着部队官兵,不顾年事已高,坚持每年随医疗队到一线为官兵服务,收集疾病防治的第一手资料,调查了驻海拔500、1500和3000米部队官兵的骨密度值和骨代谢指标,跟踪研究紧急进驻高原部队官兵体内骨吸收指标的变化情况,首次发现了高原环境对官兵骨代谢和骨骼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完成了全军重大科研课题“西北高寒高原地区军民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在2007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为西北地区官兵预防骨创伤及骨质疏松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目前,他还率先开展了骨质疏松的防治研究,研制出骨质疏松治疗仪,在黄酮类化合物抗骨质疏松和电磁场防治骨质疏松研究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医院院长尹强是从这所医院的普通医生成长为医院领导的,他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西北地区没有几家像样的医院,更没有专门开设的骨医学科。葛宝丰在医疗临床实践中大胆探索,潜心研究,建立了西北骨医学科完整的理论体系。他先后编著了《实用骨科学》《创伤外科学》《矫形外科学》等多部世界公认的权威论著,发表论文近500篇,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研奖励20项。
人梯:清流前波让后波
人们都称赞葛宝丰是“弯腰为桥、挺立为梯”的良师,而他却说:“干事业最糟糕的不是没有科研成果,而是后继无人。”由于他注重人才,医院的骨科从上世纪50年代末的“五人小组”,已逐步发展为由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显微外科、骨科研究所组成的全军骨科研究所。
葛宝丰深知,机会对年轻人来说,比什么都重要。为了培养人才,他宁愿把自己的机会让给年轻人。
葛宝丰曾在国内率先开展淋巴管再生研究,掌握了实施淋巴手术的科学理论依据,但由于没有手术实例,一直无法填补国内淋巴管显微外科技术的科研创新空白。1976年,一位女患者住到了骨科,需要实施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这个手术机会,葛宝丰已等了整整15年。可是,27岁的刘兴炎说啥也没想到,葛宝丰把这个手术机会让给了他。
这个在医学界产生轰动效应的手术,奠定了刘兴炎攀登医学高峰的第一块基石。这位参军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医生,在葛宝丰的精心培育下,练就一手过硬的显微外科技术。如今,他已是技术3级教授,并荣获“全军科技重大贡献奖”和“全国首届百名医学科技之星”。
葛宝丰常说:“科学不是一个人、一代人的事业,最盼望年轻人超越我们。”而他就是凭着宽广的胸怀和铁塔般的肩膀,扶持着一代代新人向骨科医学高峰攀登。
“文革”结束不久,人才断档严重。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葛宝丰决定率先在国内开展动物实验,为国家培养出一个显微外科的人才梯队。当时实验室里只有一张桌子和几个兔笼子,甚至连显微镜都没有。葛宝丰节衣缩食,攒钱买来了一台当时已经算是最好的单目显微镜,并在科室专门抽组人员开始了兔耳离断再植和小白鼠断尾血管吻合的训练。
文益民刚开始进行动物血管吻合术训练总是不得要领——用缝合线吻合0.3—0.5毫米的血管,谈何容易!一天,已经是晚上7点多,文益民和几个年轻战友还在做实验。吻合端留长,冲洗液一冲,血管好像顽皮的马驹,撒手就跑,好容易缝上一针,提起一看,竟连后壁也缝上了。“别灰心,重来!”“啊,主任?”文益民抬起头,发现葛宝丰一直在陪着他们训练。在这位骨科泰斗面前,他不好意思再做试验了。“继续做吧,功夫不负有心人嘛!”葛宝丰说着,便动手为他们做了一次示范。文益民在葛宝丰手把手的指点下,重新开始了试验。夜深了,葛宝丰仍然一声不响地端着冲针,为年轻人做着助手……在葛宝丰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文益民逐步成长为全军骨科中心的学科带头人。
熟悉葛宝丰的人都深知,任全军骨科组组长达11年之久的他,甘为人梯,举人过己。到目前,他已为我国地方和军队培养专业人才600余名,为全国医院培养院长或骨科主任34名。
“吐丝丝绸路,直到丝尽时。”这是葛宝丰的诗句,更是他的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