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钱学森说沙产业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1-06-07

【 字号   】

作者:王卉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6-6

 

沙产业属第六次产业革命,是21世纪中叶才能开花结果的,那时还要用生物技术这一刚露头的技术革命成果。对沙产业我们现在只是做初步探索工作……
 
20世纪80年代初,钱学森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报告时,对沙产业只作了概括说明。他认为,有充沛阳光的沙漠戈壁,有可能发展成为农业空间,但当前沙漠、戈壁、阳光的潜力远未被利用,沙产业的研究还是空白,真正做到沙产业大发展还有待时日。
 
1991年3月11日,钱学森在沙产业研讨会上说:
 
我国还有沙漠戈壁,面积大约有16亿亩,跟农田面积差不多,每年接受的太阳能也差不多,所以提出沙产业。假使我们运用全部的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这样的基础科学,能不能让这16亿亩的沙漠戈壁每年也提供几千亿元的产值呢?
 
有没有这个可能,这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也是我在1984年冬天提出来的,叫做知识密集型的沙产业。
 
1991年12月21日,在给刘恕的信中,钱学森明确表示:
 
要尊重地理学规律。
 
一方面人有改造沙漠美好设想的诱惑;一方面又有地理(气象、水文、土质等)自然规律的限制。
 
我想也许可以从地理历史学开始,过去不是沙漠的地区,采取人为措施大概是可以治理的;对几百年前就是沙漠戈壁的地方,对它只能就实际情况开发沙产业,不要轻举妄动!
 
沙产业属第六次产业革命,是21世纪中叶才能开花结果的,那时还要用生物技术这一刚露头的技术革命成果。对沙产业我们现在只是做初步探索工作……
 
1992年8月28日及10月10日,钱学森在给刘恕的信中说:
 
前见报端一位访以色列的记者说,以色列在沙漠化土地上夺得粮食丰产,还能出口。说这完全是科学技术的功劳。
 
不久前见到刚从以色列访问回来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郑哲敏研究员,他说那里的科技人员对“中国用耕地面积的7%养活世界人口的22%”,感到没什么!因为以色列在那么干旱的一点点土地上养活了那么多人。我想我国的沙业工作者要注意学其所长。
 
1994年9月29日,钱学森在会见沙产业研讨会代表时说:
 
在不少于100年的过程中,改造利用沙漠,这就是沙产业的任务。我体会提出的沙产业的任务,我们要在100年内逐步做,中间不断地有所生产有所发展。
 
青海、甘肃河西等地区阳光比较充足,所以那些地区有它的优点。这样我也想到田裕钊同志要开发的微藻只要阳光充足,恐怕像西藏那地方也一样可以开发利用。那么至于说盐藻,用盐藻生产胡萝卜素,这个在盐湖地区是大有希望的。
 
沙漠戈壁不是什么都不能生长的不毛之地,沙漠戈壁上依然可以生长、生产其他地方没有的植物;沙漠戈壁上有特殊充沛的阳光,要充分利用。阳光充足,就是沙漠地区的优点。现在生产药材,中药材要发展,有很大很大的前途。将来就要开拓思路,找出新路子,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利用太阳光生产食品的效率。
 
1995年11月21日,钱学森在甘肃河西走廊沙产业开发工作会议上的书面发言中表示:
 
什么是沙产业?沙产业就是在不毛之地搞农业生产,而且是大农业生产。这可以说是一项“尖端技术”!能行吗?
 
近年来甘肃人民在省领导和地区领导的带领下,不是创造了“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中国沙产业吗?
 
这一成就不就启示我们发展尖端技术的沙产业,也就是用现代生物科学的成就,再加水利工程、材料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前沿高新技术,一定能够在沙漠和戈壁开发出新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农业,即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基地。在外国,以色列已经走在了前面,我们要用当年搞“两弹一星”的精神赶上去,超过他们!再次用行动证明我们中国人是了不起的!
 
1995年8月17日,钱学森给刘恕的信中说:
 
一方面有人民中的实干家,另一方面有地方政府中的积极领导干部,两者要结合,沙产业就启动了。在内蒙古自治区已有好几处对治沙有成绩,应再推动他们向沙产业发展。
 
1996年7月4日,钱学森在给刘恕的信中说:
 
沙产业基金会理事会确定今年工作的3条我看很好。对微藻开发,我想其意义还不限于沙产业,但要想到微藻产品的利用;例如用微藻调制人们爱吃的食品,开发微藻烹饪,形成微藻工业。请考虑。
 
1998年4月11日、9月5日钱学森给刘恕的信中说:
 
沙产业的一套做法实际是高科技农业生产的试验,它现在已经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沙漠化地区取得成功;将来这套做法还有可能因地制宜地推广到全国各地,不仅限于沙区。
 
比如:1)在北方冬寒地区,搞反季节农业生产;2)在青藏高原,利用丰富阳光及地热能源,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率,为青藏高原的发展作贡献(在拉萨附近已有试验,很成功)。
 
沙产业实际上是未来农业,高科技农业,服务于未来世界的农业!当前开了一个好头,前途无量!
 
我想沙产业实际是农业的节水高技术化,在我国河西走廓的成功只是个开始,前途无量!无土栽培发展将是大有前途的啊!(王卉/整理)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