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新华网 2010年09月11日 10:07:05 来源: 大河报
据9月10日《长江日报》报道,9月9日,华中科技大学举行2010级本科生开学典礼。该校校长、篮球比分:李培根在16分钟的讲话中,要求学生学会质疑,哪怕是质疑学校和校长。他表示:“在华中科技大学,你们还可以质疑这所学校的某些做法,还可以质疑校长。质疑与批判的自由正在成为华中科大的一种文化。”这话赢得8000余名学子10秒钟掌声。
李培根校长的这番讲话为何赢得长时间的掌声?因为这正是学生所希望的。不要说思维特活跃、独立人格正处于形成中的大学生,就是一般看起来似乎越来越圆滑的公众,喜欢质疑的也是大多数——记得我儿子小时候一旦接触到新的事物、新的观念,就会问我“为什么”,因为他的追问常常超出我的认识范围,以致我对他不断追问的“为什么”常常怀有几分恐惧。
今天的大学生当然远比我儿子当年头脑要复杂许多,接触到的各类信息也要丰富许多,思考的问题的深度要远远超出许多。所以,假如我们开放言路,允许他们在学校建设、校长工作乃至我们的教授们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诸多问题“畅所欲言”,那么,按照这个年龄段的人的性格特点,他们必将提出很多质疑,甚至对我们的大学工作不够到位或者存在问题的方面予以尖锐的批评。这样,教授及校长们会在学生咄咄逼人的质疑声中,将大学变得朝气蓬勃,越来越好。
但笔者对此也有些感慨和忧伤。质疑本来是人的一种本能,对于我们的大学和大学生来说更应该是一种需要、一种自觉,因为大学是研究学问的地方,是生产思想的地方,没有质疑与批评,行吗?几乎所有科学上的新发现、新发明,都是建立在质疑和批判的基础之上。既然如此,为什么质疑和批判,居然需要我们做校长的“要求”呢?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如今越来越规矩,较少有质疑和批判的冲动了?如此种种,真的值得我们反思!
我们的文化传统总体而言,是对“质疑”和“批判”持否定态度的。比如,我们认为好学生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听话”——听家长的话,听老师的话,就是证明。而我们的社会,对于“质疑”与“批判”似乎也缺少应有的宽容。比如,有一个小学生写作文时说春天也有不好的地方,就遭到教师的严厉批评。这怎么能培养出具有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其实,不但在学校,我们的整个社会都需要像李培根校长这样鼓励公民们树立质疑和批判精神,让这种精神或人格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