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郑哲敏:从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谈起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处   发表时间:2018-01-04
【 字号   】

作者:郑哲敏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18/1/1

 

    技术科学是一类科学,也是一种观点、一种文化。了解这些观点,在政策制定和科研管理方面,既有利于全面规划,也有利于营造发展技术科学的环境,包括评价体系的制定和完善,研究机构的学科定向和运行方式。需要进一步加深对技术科学的认识,认真研究并大力发展技术科学。

 

    人物链接

 

    郑哲敏,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的爆炸力学事业。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理论,并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炸效应、穿甲破甲、材料动态破坏、瓦斯突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倡导海洋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性能、环境灾害力学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为推动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93年被选为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2012年度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技术科学(又称作工程科学,以下统称技术科学)的孕育和诞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力学这门技术科学而言,一般认为它的直接源头应该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哥廷根大学。当时,数学家克莱因致力于推动理论科学应用于工程技术的改进,使科学与工程的结合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克莱因、普朗特的领导下,源于经典力学但一改其传统风格、直接服务于工程技术的应用力学迅速兴起,成为技术科学领域早期的代表性学科,形成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与此同时,电气、化工等其他工程技术领域的科学与工程的结合也逐渐发展起来。随着科学与工程结合的趋势不断深入和扩展,世界工程技术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尤其是,二战期间火箭、高速飞机、雷达、核武器等重要武器装备的发明和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产与战争的面貌。这些重大发明与以前的发明创造明显不一样,它们不是依靠工程实践积累和经验判断设计出来的,而是需要数学、力学、物理学等理论科学作为设计依据,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密切合作的产物。

 

    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的形成

 

    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的形成应追溯到其赴美留学。1935年,钱学森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获得航空硕士学位后转向航空工程理论——应用力学的学习,师从加州理工学院著名应用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在冯·卡门的指导下,钱学森深刻领悟应用力学学派的思想精髓,在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气体动力学等方向上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他在留美期间还参与了美国空军发展战略规划“迈向新高度”的编制,积累了丰厚的理论和应用经验。1947年,钱学森回到祖国探亲,先后在浙大、交大和清华做了题为“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的学术报告,首次提出了存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三个层次结构的观点,引申出整个自然科学的知识体系。10年之后,回国刚一年多的钱学森在全国首届力学学术会议上做了主题报告《论技术科学》,并在当年《科学通报》期刊上发表,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技术科学的基本性质、形成过程、学科地位、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由此形成了关于技术科学的完整观点。之后,钱学森大力介绍和传播技术科学思想,参与制定国家科学发展规划,筹建落实技术科学人才培养机构设置,根据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安排技术科学研究任务,还在与“两弹一星”工程有关的关键技术攻关过程中采用技术科学研究与组织管理的方法,成功地突破了许多重大关键技术,有力地推动了某些技术科学新兴领域,为后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