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 记者:张薇 时间:2014-07-16 16:24
为期一周的2014中国科协夏季科学展12日在北京中国科技馆拉开帷幕。首场科学讲坛由空间技术专家、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主讲。他透露,中国明年将在海南文昌通过长征五号火箭发射20吨级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到2020年之前,将建立中国自己的空间站。
戚发轫表示,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输火箭“长征五号”计划2015年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发射,之所以选择文昌,是因为现在送去西昌的火箭都是在北京制作,通过火车运送,但中国火车涵洞太窄,运送不了大的火箭,选择文昌就不同了,可以在北京制作,天津装运,通过船只运送到海南。
讲座上,戚发轫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现场观众介绍了航天技术和中国航天。“一个国家发展航天技术是为了地球上的人类获得更丰富的资源。”他说,太阳系里拥有轨道资源、环境资源和物质资源,人们希望通过找到这些资源,为地球上人类生活得更好创造条件。
在谈到再生式生命保障技术时,戚发轫说,要让空间实验室以及将来的空间站,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可循环环境,要让水和空气可以循环再利用,还可以在太空培养食用生物。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才有可能在2020年之前建成自己的空间站,进而建立太空家园。
“天上有1000多颗卫星在工作,中国有100多颗,占十分之一,已经很了不起。美国占到40%左右,俄罗斯和中国差不多,欧洲比中国多一点,占10%多一些。”戚发轫表示,经过将近六十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航天大国,但还不是一个航天强国,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我们很快就可以赶上”。
戚发轫说,近4年来,中国卫星的数量以每年20颗左右的速度增长。他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共发射15次,20多颗卫星上天;2011年发射19次,同样有20多颗卫星上天;2012年,这一数字增加到28颗;2013年,我国又有了14次发射,将18颗卫星送上天。
对于载人航天,戚发轫指出:“载人航天三步走的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是为第三步建立空间站做技术准备,其中最主要的是要突破四项关键技术”。
作为中国航天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戚发轫感触颇多。他还记得,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中国航天之所以有如此成就,一方面得益于快速发展的经济投入,另一方面源自有年轻且具奉献精神的科研团队。关于后者,戚发轫十分认同。
“美国在1969年登月时,其研究团队的平均年龄是28岁,如今这个数字变成了42岁,而俄罗斯60岁以上的航天研究人员占到40%。我们的研究团队的平均年龄是35岁,所以非常有潜力。”戚发轫说,航天发展归根到底靠的还是人才,他对此非常有信心。
讲座最后,戚发轫寄语年轻人,希望他们热爱理工科、热爱工程,在相应领域发挥作用,同时更要爱国,“有爱就有奉献,就有动力”。
据了解,2014中国科协夏季科学展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技馆、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承办,几十家全国学会协办,持续到7月18日,主要内容包括启动仪式、主题展览、科学讲坛和科技摄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