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京报????2023-01-06 15:46????记者:周怀宗????编辑:张树婧
????新的“居民”,新的想法、新的技术、新的产业,正在快速改变着古生村。
????1月4日上午,云南大理市古生村,冬日的气息似乎被苍山洱海隔绝在另一个世界,西南深山中的田野气候宜人,刚刚长成的油菜薹,迎来了新年的第一次收获。
????收获的人群中,有古生村的村民,也有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们,他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和村民们一同居住、一同劳动,一同寻找和探索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
????劳动的间隙,农大的师生们,还进行了一场二十大精神的宣讲,内容和绿色发展相关,和田里示范的绿色有机种植刚好契合。这是二十大之后,他们进行的第五次宣讲和学习,之前的每一次,也都和他们的实践紧密相关。
云南大理古生村,张福锁院士进行二十大宣讲。受访者供图
????在村里上课的大学师生们
????2022年初,篮球比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带着中国农业大学的师生们,从中国北方,一路到西南边陲的这个村庄里,要在这里建立一个科技小院,进行多项农业科技项目研究和帮扶。
????研二的中国农业大学学生王冬梅第一次到苍山脚下、洱海边上的古生村,出生于北方的她,惊叹于山水的秀丽、村庄的静美,感觉来到了画中的世界。
????和王冬梅一起来的有十来个学生,分别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有人熟悉西南的村庄,也有人第一次见。未来几年中,这个村庄,就是他们学习、研究的地方。
农大师生在古生村里调研。受访者供图
????迎接他们的,是整洁的村庄,如画的山水和农田,这样一个村庄,需要帮扶吗?
????从2022年4月开始,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古生村科技小院负责教师金可默带着王冬梅等学生,在村里逐户调研,他们发现,这个风景如画的小山村,其实也面临着大部分中国乡村共同的困境,产业凋零、人口老龄化、发展动力不足……
????古生村是个大村,全村户籍人口1800多人,但常住人口不到1000人,大部分都是留守人口,且老龄化严重,缺少年轻的力量。村里的土地通过集体流转,由企业经营和种植,村里人几乎都不种地了,村集体产业为零,没有集体收入来源,也没有发展村庄的资金和人力。
????“我们在这里同云南农业大学和大理州人民政府建科技小院,进行乡村振兴的试验和帮扶,主要有三方面的目标,一个是进行洱海流域面源污染的解析与防控,一个是建立绿色高质的农业产业。在保护洱海的前提下,把地种好,还有一个是探索乡村振兴的途径,培育新业态,帮助村庄转型,踏上绿色发展之路。”金可默说,“但调研之后发现,哪一个都不容易,尤其是建立新业态、绿色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
????最难的是让村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