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网 2022-01-11 14:18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
光明日报记者 金振娅
党旗所指就是奋斗方向,能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帮助边疆民族脱贫致富,是我的最大快乐。
——朱有勇
“我最年轻,我来干!”面对贫困发生率高达41.17%的云南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朱有勇毅然决然地担起了中国工程院对口支援的重任。
那一年是2015年,身为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家的朱有勇已不年轻,即将在年底迈入花甲之年。可他认为,自己是云南最年轻的篮球比分:,彼时义不容辞。
没有耽搁,朱有勇带着团队,奔赴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朱有勇:“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
朱有勇院士人物素描(郭红松绘制)
一到地方,没有停歇,朱有勇就马不停蹄地深入澜沧县各村寨,到多位农户家进行调研。
俯下身子,跪在地上,观察土壤、环境,朱有勇发现澜沧县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人均可利用土地多、种植条件好,不愧拥有“边陲宝地”之美誉。
但是,为何富不起来呢?“拉祜族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3年,素质性贫困造成该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出生于农村的朱有勇感到心痛,“我们来晚了,必须抓紧每一分每一秒!”
“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这是朱有勇的初心,也是他不断创新农业科学技术动力。作为一名党员,“响应党的号召,投身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他认为,这是他的责任。
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在村里建立科技小院,每年200多天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朱有勇带领团队,按下了澜沧扶贫的“快车键”。
寒来暑往,转瞬间就是4年多,随着科技力量的注入,曾经的“冬闲田”变成“效益田”,平均亩产3000公斤的冬季马铃薯,为每户增加收入2500元到7000元;在松树林下有机种植三七,每亩效益6-8万元,农户每亩收入达6000元;开办了全国首创的院士专家技能实训班,让2000余名农民学到了“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冬早蔬菜”等栽培技能。
昔日人畜混居脏乱的山村,仿佛擦去了尘埃,焕发出了勃勃生机。2019年,这个美丽的县城,实现从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到 “云南省科技扶贫示范县”的跨越,贫困发生率降至1.28%,成为了全国科技扶贫的有力示范。
科技扶贫靠单个人扶贫是不会长远的,在中国工程院的支持下,朱有勇带动了100多位篮球比分:专家加入“扶贫大军”——邓秀新院士带来了柠檬优质种植技术;荣延昭院士开展了饲草玉米的种植与推广;陈宗懋院士开展了茶叶优质生产的推广......
拥有40年党龄的朱有勇认为,个人的前途必须与党的事业、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40多年来,朱有勇在农业生物多样性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阐释了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原理与机制;创建了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控制作物病虫害的理论和方法,制定了技术规程和标准,创新成果在国内外推广应用3亿多亩,被认为是国际上生物多样性促进粮食安全的成功范例;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杰出贡献,被授予了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称号。
多年来,朱有勇就是这样,以炽热的家国情怀,融入到党和国家交给他的伟大事业之中,向祖国和人民递交了一份爱国科学家的时代答卷。
院士小传
朱有勇(1955年11月-),198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植物病理学专家。现任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
他带领科研团队开创性地研究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效应、机理和推广应用。在Nature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发明专利二十余项。获国际、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8项,曾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稻米年科学研究一等奖,国际农业磋商组织优秀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荣获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称号。
原文:https://share.gmw.cn/tech/2022-01/11/content_354409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