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朱高峰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忠钦院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顾问朱森第教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屈贤明教授、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叶猛等专家一行,于2014年4月6-13日赴德国和瑞士,就德国组织实施的“工业4.0”战略和瑞士提出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及其发展精密加工机床、精密制造业的经验,重点调研了弗劳恩霍夫协会生产设备和结构技术研究所(IPK, Fraunhofer)、西门子燃气轮机厂、德国希斯科技公司(Sciess Tech)、瑞士工程院(SATW)、瑞士技术和创新基金委员会(CTI)、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和精冲成形技术世界一流的瑞士法因图尔公司(Feintool)等相关部门和企业。代表团还参加了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Hannover Mess)。
“工业4.0”的概念,即通过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工业4.0”已在德国众多企业得到认同,但是只是处于概念阶段,其内涵还没有成形,德国要真正实现“工业4.0”,还需要10-15年的时间,预计到2030年部分企业可以实现。 “工业4.0”主要应用在高端制造领域。
代表团对弗劳恩霍夫提出的E3理念、西门子全系统集成、菲尼克斯提出的云技术应用于工业,以及德国科技机构、产业界对未来工厂概念的描述也感受颇深。 “E3”专注于通过应用新设备、技术、工艺,实现能源和资源的高效生产(Energy- and resource-efficient production)、生产零排放(Emissions-neutral factory)、人机友好交互(Ergonomics in manufacturing)。E3的关键在于能够带来能源和材料颠覆性变化,实现排放量降低。而未来工厂主要关注资源及能源的高效利用、人机友好交互、数字化工程、系统共性技术和创新方法、未来城市需求、职业培训等。
在瑞士,代表团访问了瑞士工程院(SATW)、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瑞士技术和创新基金委员会和Inspire公司。代表团还与瑞方共同召开了“数字化制造技术”小型座谈会,会上双方专家就“瑞士制造业企业在竞争力培育、产品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不断保持优势的做法,瑞士在高端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的人才供需和使用状况,瑞士政府、协会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情况,以及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发展新产品、改变生产方式、改变营销模式方面所起的作用”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研讨。
(国际合作局朱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