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引导知识产权专利产业化?在11月11日举行的长沙市岳麓区与中南大学共建科技园启动仪式暨2013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科交会)岳麓专场,为此提供了对接蓝本。
岳麓区素有湖南“硅谷”之称,是湖南省高校与科研院所聚集、科研成果荟萃之地,区内拥有各级各类科研机构100多所,省部级及独立科研院所28所,国家级重点试验室和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专业科技人员近12万人,两院院士27人。今年5月,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来岳麓区调研时指出,岳麓区要利用自身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区,实现科技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打造成为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该区现已有岳麓科技产业园、岳麓山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平台,其中,岳麓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先后引入继善高科、博云新材、海普科技等高科技企业120多个,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大、长沙矿山研究院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发明专利2000多项,黄伯云、何继善、夏家辉等6位院士相继进驻园区,领衔指导创业。园内已建设孵化基地3个,每年产生科技成果20余项,园区经济年均增速21%以上。
“校区、科技园区、岳麓区‘三区融合’,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这是一个多赢模式。”对于区校合作,岳麓区委书记陈中无限憧憬。他表示,发展高科技产业是岳麓区未来发展、进军国际化城区的一项重要举措,“打‘科技牌’才会有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周斌、彭子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