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石化、钢铁、化工、有色和建材等流程制造业中的基础原材料行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流程制造业的生产工艺、装备及自动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已成为世界上门类最齐全、规模最庞大的流程制造大国,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和新理念的转变,也为实现基础原材料工业的智能制造带来了契机。
为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如何助力制造业优化升级,推动流程制造业以高端、绿色、安全和智能为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由徐匡迪院士提议的第87期院士沙龙“人工智能与流程制造深度融合”于4月20日在上海院士之家举行。徐匡迪、翁史烈、杨胜利、刘玠、关兴亚、黄伯云、江东亮、刘炯天、钱锋、钱旭红、屠海令、孙传尧、王海舟、王一德、袁渭康、赵连城、周翔等院士以及来自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部门代表50余人参加了本次沙龙。
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张英及华东理工大学钱锋院士分别作了题为《上海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布局》、《流程工业制造系统智能化》的专题报告。张英总工在报告中指出,上海将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场景、加强人工智能科研前瞻布局、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营造人工智能多元创新生态,争取在2030年人工智能总体发展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发展高地,为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钱锋院士指出,流程制造业与离散制造业相比,其原材料工业包含复杂的物质转化过程,不仅原料属性成分多变,加工过程难以实现数字化虚拟制造,而且制造过程中各局部环节最优不等于整体运行性能最优。目前我国原材料工业生产制造存在对外依存度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低、安全和环保问题突出等问题。钱院士呼吁原材料工业亟须通过建立国家创新平台和项目,应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以高效化、绿色化智能制造为目标,通过优化制造流程、操作模式、供应链管理全流程,实现流程制造业高质量的转型发展。
徐匡迪院士对上海市人工智能发展重点布局提出了建议,他指出上海应重视高端人才在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是计算机算法领域集聚的优势,加大对算法语言基础研究的投入,这对实现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国产自主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此外,要对人工智能在医疗服务及能源供应领域的应用进行布局,争取在全国形成示范。对于流程制造业来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能为原材料选择、市场供求分析、生产管理等环节提供最优方案,但从目前我国企业示范应用情况来看,基本仍停留在信息化集成、由人做出指令的模式,与实现人工智能尚有较大距离,这也进一步提醒我们应正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及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摒弃吹嘘和炒作,逐一突破难点,在适当的领域进行推广应用,这才是我们对人工智能、对科技创新应该持有的态度。
(张丽莉、袁硕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