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0日 来源:人民网
5月9日,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组织的院士专家团继续分组到我区防城港、桂林、梧州等市开展咨询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支招。每一场咨询座谈,都为当地的科学发展送去了智慧的“及时雨”;每一次现场指导,都使一些悬而未决的棘手难题迎刃而解。
防城港:海洋产业、生态旅游、试验区建设要齐头并进
5月9日,在防城港市,院士专家们分别就该市港口物流、海洋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东兴国家重点试验区建设进行咨询服务和指导。当日上午,在防城港市港务集团举行的现场指导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李京文院士指出,要使防城港市的港口物流企业得到长足发展,首先要争取国家的支持,加快完善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造综合立体式的运输体系,做到物流各个环节无缝对接,减少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同时要学习借鉴物流业发达城市、省份及国家的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地将其融入到防城港市港口物流企业的发展中。
中国工程院侯保荣院士在防城港市海洋产业发展咨询座谈会上提出,海洋环境是一种非常严酷的腐蚀环境,在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大兴海洋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海洋防腐技术不可或缺。要遵循“绿色防腐”、“科学防腐”的原则,减少腐蚀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进一步促进资源节约,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防城港市旅游业发展咨询座谈会上,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田明中教授指出,防城港市的旅游业要挖掘自己的亮点,打造精品路线,吸引游客;要加强专业培训,组织外出考察学习,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提高旅游规划的档次,做到每一处建筑都是一个艺术品,每一条街道都是一个景观区。南京环境科学所林玉锁研究员则认为,防城港市的原生态旅游景点较多,人造景观每个地方都有,但原生态的旅游更能吸引人。旅游开发要有序、有度、有节奏,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一定要处理好旅游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防城港市旅游管理部门领导和旅游从业人员与专家进行了互动交流,对于怎样充分利用防城港市的旅游资源、如何破解滨海旅游淡旺季的难题、如何解决防城港市休闲度假旅游产业空间和时间发展不平衡、如何把生态文化建设与打造海洋文化名城更好的结合等问题,专家们认真地作出了解答。
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专题研讨会是院士专家咨询服务团在防城港活动的重头戏之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王缉慈教授、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周茂清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赵江林研究员等3位专家到场支招。王缉慈教授说,东兴试验区对面是越南的芒街开发区,东兴开发区的建设,要以国内先进的技术为支撑,多引进我国在技术、加工领域较东盟国家领先的产业,以提高试验区的竞争力,在人才引进方面多学习深圳,多引进创新型人才,并将一些有较大影响力的会展引进试验区,不断集聚人气。周茂清、赵江林两位专家分别从融资和政策方面为防城港市加快推进试验区建设提出建议。
桂林:破解发展难题,科学保护漓江
5月9日上午,骤雨初歇,中国工程院卢耀如院士实地了解桂林市漓江吴家里壅水工程。这位前一天才在桂林度过80大寿的老人,带领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院士专家团第二小组的成员,积极为桂林科学保护漓江破解难题。
在枯水季节,漓江河道干涸,河床大面积裸露,生态退化,山水景观褪色。自1988年开始,桂林市就酝酿在漓江市区段吴家里河道上壅水抬高水位,拟建设设计正常壅水位145.6米的壅水工程,枯水期象鼻山处水位可抬高1.7米,从而在秋冬时节也能见到象山水月,把青山绿水的景观更好地呈现给国内外的游客。虽经三次设计,可关于工程项目是否对环境造成影响这一问题的争论让决策者难下建设决心。
“景观、水质和浸没三大主要环境影响问题,如何应对和解决?”在漓江吴家里壅水工程与环境问题现场技术指导中,桂林市有关方面急切地将问题抛给专家。华南环境科学所许振成研究员表示,要认真研究工程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科学地、严格地开展风险评估,最大程度地汇集民意和民智。他还就如何破解壅水工程的环境问题贡献自己的研究成果,他说,应该控制好进入漓江的漂浮物和垃圾;在整个流域实施截流排污,不让浊水入江;要研究出一套使工程科学运行的系统,最大可能地保持水环境;要开展水量、水质和景观的联合调度。
卢耀如院士充分肯定了桂林市为让桂林山水变得更加美好的努力和科学保护漓江的审慎态度。他表示,对于满足漓江旅游的要求,壅水工程具有实验性和重要性,只要着眼于环境保护,是可行的;同时要进一步开拓旅游资源,把文化呈现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把吴家里建成生态园。
谈到“十二五”桂林如何发展的问题,卢耀如院士有独到的见解。他说,科学保护漓江仍是桂林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命题,一定要保护好百里漓江的青山绿水,不能破坏环境和生态,不能大开发,更不能乱开发,把这张中国的名片擦得更加亮丽。要认真厘清开发、发展和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十二五”期间,桂林市要加大申遗的力度,把漓江、龙脊、八角寨、灵渠等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进一步保护好、利用好。
在广西师大王城校区礼堂,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彭华教授主讲的“提升桂林市旅游产业竞争力”专场报告会,受到桂林旅游业界的热烈欢迎。他认为,桂林旅游目前已经走上一条特色发展之路,自然景观无与伦比,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山水城乡天人合一,旅游产品配套成熟;有着良好的旅游发展基础与市场基础,旅游形象深入人心,观光旅游发展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开始从观光型向多元化综合型产品转型。他建议桂林市正视目前旅游发展存在的瓶颈以及与国内其他先进旅游城市的差距,理清旅游战略发展思路,做好旅游发展规划,改善桂林旅游软环境建设,按照“大旅游”的理念,尽快实现由资源驱动型传统旅游城市向综合驱动型现代旅游城市转变。
此外,9日上午同一时间,桂林市还举办了多场咨询服务活动,篮球比分:邹德慈率队对桂林市、临桂新区交通规划体系建设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一行赴兴安县开展食用菌生产技术现场指导,中国工程院姚新生院士参加了桂林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咨询座谈会。
梧州:五大产业期待再度腾飞
梧州如何利用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经济社会再度腾飞?5月9日,前来这座百年商埠开展咨询服务活动的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院士专家团成员兵分五路,为当地物流产业、循环经济产业、中医药产业、船舶机械产业、水稻种植业的发展传经送宝,献计献策。
当天上午,藤县藤州镇潭东村的田垌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中国水稻研究所廖西元研究员在此为广大种植户进行水稻丰产现场技术指导,吸引了众多群众参加。“今天我们来个互动式的交流,先请大家说说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请专家来解答。”主持人话音刚落,人群中就沸腾起来。
“我们村种植的水稻,肥是施了,但产量老是提高不明显,我想问问廖研究员有什么好的施肥办法?”潭东村农业技术辅导员李庆问道。廖西元研究员诊断后支招:“施肥要讲究时间、次数以及肥料的选择。要获得高产最少要施三次肥,基肥、追肥、穗肥必不可少,施了这三次肥后,还要看苗施肥。”
“如何消灭稻田里的福寿螺?”
“施除草剂会不会有药害残留?”
“抛秧有什么技术要领?”
种植户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在专家耐心细致的讲解中,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
中国科学院强伯勤院士、北京大学工学院陈峰教授当天一早便来到中恒集团梧州制药公司,深入生产车间了解企业的原料供给、生产工艺、产品销售情况,并对梧州市中医药产业和相关企业的发展进行现场技术指导。陈峰教授指出,梧州中医药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梧州的中医药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寻求突破,必须严把质量关,从草药的种植到产品的生产,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进行。传统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企业在发扬中药的优良传统的同时,还要注意吸收现代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否则中药将失去市场优势。他说,“企业要有品牌意识,生产的产品在突出地方特色的同时,更要突出自身的品牌。”强伯勤院士则建议,中医药企业在不断开拓市场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科研人才,有了精良的科研团队,企业才会创新,才会拥有自己的发明和技术,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
随着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格局的形成,梧州商贸物流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宋则研究员在为该市商贸物流业的发展问诊把脉时指出,梧州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交通优势,大力发展水路运输物流企业,提高水运物流比例,打造低碳、环保的 “水运牌”,完善工业链、价值链体系,促进商贸物流业向农业、工业领域延伸;同时,要积极培育大型商贸物流企业,对地产地销、地产外销、外产地销、外产外销的货物进行归类,从而使物流业更好地发展。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吕铁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叶裕民教授结合“十二五”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形势、发展方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梧州循环经济发展提出真知灼见。他们认为,梧州市把循环经济作为城市的主导产业,并高起点规划建设循环经济加工园区,配套了多个铜深加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符合世界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方向;同时,专门建立起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架构,制订了较为系统的发展规划,为将来做大做强循环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议梧州市在发展以有色金属为主的循环经济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环境污染问题,高起点规划产业项目,引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以清洁化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证园区可持续发展。
船舶机械产业是梧州的传统工业。在为梧州市海洋船舶机械企业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时,中国工程院周克崧院士指出,海洋船舶防腐是当今造船业面临的难题之一,建议梧州的造船企业多与国内技术力量雄厚的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共同攻克这一难题。(记者韦义华 陈尤英 张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