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 晖 8月中旬,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工程院联合院士和专家一共17人,来到了“循环经济专家行”活动第五站――贵州和重庆。经过一个星期的调研,专家们既惊喜于当地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又不断地发出这样感慨的“反问句”:黔渝两地的一些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是如何跳出“循环经济不经济”魔咒的?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袭击下,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和免疫力是怎样培育出来的?又如何比同类粗放型企业活得更好?这些“?”汇总出来,激活了这样的命题:如何让循环经济发育得更“经济”? 今年4月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工程院开展了“循环经济专家行”活动,到国家循环经济的示范试点调研,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探寻国际金融危机下的试点企业的生存状况,并帮助试点企业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循环经济项目融资仍有难度 8月的贵阳非常凉爽。贵阳位于云贵高原东侧,贵州的中部,以贵阳为中心的黔中地区资源丰富,其中磷矿是全国三大磷矿的基地之一,优质磷矿占到全国的70%,这里有大大小小很多磷矿加工企业。 “很多磷矿企业在去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停产了,但也有一些磷矿加工企业由于发展了循环经济,产品链加长,在这次危机中活过来了。”贵阳市循环经济办公室主任黄亚平说。 其中,贵州开磷集团就是这样一家活得不错的企业。该集团是我国磷矿开采和磷肥生产领域的巨头,磷肥年生产能力达数百万吨,去年实现销售收入达60亿元。2005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全国首批循环经济工作试点单位。 这家公司在开采和加工过程中每年产生数以百万吨的磷石膏、废矸等固体废弃物。如何处置这些废弃物,特别是资源化利用磷石膏,是目前全世界都尚未有效解决的难题。 贵州开磷集团和高校合作,通过10年的研发,投资28881万元开发建设了世界上首条以二水磷石膏和黄磷炉渣为主要原料的“一步法”生产高强耐水磷石膏砖的生产线和原料制备技术,建设了年产2×5亿块磷石膏砖生产线。 在生产线的旁边,整齐地堆放着一大片将近一人高的银灰色磷石膏砖。 “这种砖比粘土砖轻,抗压强度大,隔音效果好,而且还有阻燃和调节温度的效果,那几座大楼就是用这种砖建的,冬暖夏凉。”开磷集团发展部副部长陈键对记者说。 那几座高高的大楼,是集团已经投入使用的办公楼。而在远处,有一座堆得像座山的土堆。“那就是我们用来生产砖的磷石膏废弃物,原先都是拿来填埋,每年处理这些废渣需要7000万元,首先要征地,再挖个大坑,用水泥填好,因为磷石膏遇水就化,有害物质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今年我们把这些废渣生产成砖,现在的产量是5亿块,每块卖两毛钱,产值就是1亿元。我们这条生产线建起来后,每年就能生产10亿块砖。”陈健给记者算起了他们循环经济的经济账。 根据测算,这个项目每年可综合利用磷石膏204万吨,黄磷炉渣75万吨,工业废水40万立方米,减少SO2排放量42.12吨,减少CO2排放43000吨,节约标准煤2.8万吨。另外,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15年,按开磷集团现有资源储量计算,可增加资源开采储量6000万吨以上,价值180亿元以上。“但是因为这是个新产品,目前只通过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还没有出来,公众还不认,但是政府很支持,政府将这些砖采购用作农房改造。中央最近也给了2100万元支持这个项目。”陈健告诉记者。 尽管这样,由于循环经济项目的效益大都反映在企业成本和社会效益中,往往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这就给循环经济项目融资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陈健向记者道出了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瓶颈:“循环经济的项目,技术经济指标、投资利用率、投资利税率和投资回收期等指标都偏低,直接创造的效益也一般会比其他的项目偏低,因此银行在有限的贷款规模之下,就不太愿意投放到这些循环经济的项目中去。”陈健说。 “另外,由于我们生产的磷石膏砖解决了世界性的难题,是一个非常新的产品,在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的循环经济产品目录中还没有列进去,因此一些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又享受不到。”陈健建议说,希望政府制定循环经济项目的指标评价体系,并推动金融系统在项目贷款、企业融资等方面,按指标评价体系进行评估,以进一步理顺贷款和融资评估体系。 “由于这种砖的生产成本很高,目前每块砖的利润只有几分钱,要想可持续发展,希望能在税费上给予优惠。另外在产品应用上,是否也可以参照新能源汽车消费上的政策,比如,消费者在购买时享受优惠政策,这样的话,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循环经济的产品时也享受优惠政策,那我们的产品就会更有竞争力。”陈健说。 中国循环经济与环境评估预测研究中心主任齐建国研究员告诉记者:“企业反映的这个问题在前几次的循环经济专家行中也出现过。比如说现在的循环经济产品优惠目录,更新时间比较长,而且目录有一个缺陷――不是针对某个大类,而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废弃物的利用。如稻草的利用可以优惠,但是利用玉米秸秆就没有写进去,那么利用玉米秸秆就得不到政策优惠。目录不调整,新的废弃物再生利用的产品就得不到优惠政策,对企业的积极性是很大的打击。”但专家组在几次讨论会上都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今后会对目录进行大的改进,一是加快更新速度,比如说半年就修改一次,把实践中新出来的东西加进去,使循环经济企业及时地享受优惠政策,第二就是把目录中针对某个产品的改为针对某个类别产品,比如稻草利用改为农村秸秆类利用,这样涵盖的范围就宽了。”齐建国告诉记者。 “另外,我们必须改变免费利用环境的制度安排,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必须支付成本。这就需要改变目前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把环境的成本加入到价格里去,如增收资源税,增收环境税,使生产成本提高,这样循环利用废弃物的价格相应变得便宜。这些工作都将在十二五期间进行。”齐建国说。 记者一行驱车在开磷集团偌大的厂区内参观,厂区内有一个非常大的花园,集团投资1.32亿元新建和改造了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实现了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循环利用不外排。一部份经处理后的工业废水返回生产系统使用,一部份用于厂区、生活区景观喷泉用水和用于养花、种草种树、养鱼。每年可循环利用工业废水1100万立方米,节约取水费和排污费1600万元。 目前,在企业内部已形成了磷煤化工产业配套及“湿热并举”的磷肥生产和磷化工产业格局,建立起了以主业为龙头的“磷-煤-电-建材”工业产业链和以辅业为支撑和“贸易-房开建设-塑编制品-物业管理-社区医疗”为主体的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是我国较为典型的以“磷煤结合、矿肥结合、矿化结合”为核心业务的大I型磷化工企业集团。 老树能否开新花 从贵阳出发,经过两个小时的高速车程,从仁怀出口出来,到达茅台集团所在的镇上还要再走一段双向车道的土路。 汽车在有些颠簸的路上行驶,走走停停,汽车排成了长龙,十多公里的路程汽车走了快一个小时。真应验了一句古话:“酒香不怕巷子深”。 贵州茅台集团总资产达250多亿元。2008年,集团公司茅台酒产量突破两万吨,茅台集团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 “皇帝女儿不愁嫁”。茅台酒目前仍然是供不应求。但为了长远着想,茅台集团也建起了循环经济系统,形成了有机原料(高梁、小 麦)―茅台酒生产(节能、环保、清洁)―酒糟综合利用(生物有机肥等产品开发)― 回归土地― 种植茅台酒有机原料(高梁、小麦)的纵向闭合的生态产业链。 据介绍,茅台酒厂循环经济建设分为两个重点:一是老生产系统的节能减排改造、清洁生产;二是依托现代生物技术、环保技术,高起点、高标准新建新增产能及建设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实现茅台从原料种植到废弃物加工,到回归原料种植的大循环。 公司投入了资金11.482亿元,重点建设茅台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茅台镇茅台酒生产区及仁怀市周边地区实施6个项目,其中在茅台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实施3个项目,合计投资9.08亿元;在茅台镇茅台酒生产区和二合科技示范园共同实施两个节能减排改造项目,合计投资0.818亿元;在仁怀市周边地区实施茅台酒有机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投资1.584亿元。目前已在仁怀市、习水县建成了15块有机原料基地,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 通过科研与生产试验,掌握了用工程蝇对酒糟进行生物转化的核心技术,处理了因茅台酒生产发展而不断增加的丢糟,解决了原料基地不断扩大所需有机肥的供给问题,通过工程蝇对酒糟和锅底水等有机废物生物质的快速生态转化作用,将茅台酒生产的主要有机废弃物转化成为生产生物制品的新型原材料(昆虫蛋白),同时将酒糟熟化为含昆虫代谢有益活性因子的优质生物有机肥料。 但是“爱之深,苛之切。”在茅台的座谈会上,专家仍对企业提出了许多殷切希望。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所研究员杨春平说:“作为茅台的拥趸,看到茅台在发展循环经济,特别是在保证酒的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消费者负责,很感动。但是我们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茅台要做循环经济的排头兵,要做中国企业的表率,因为我们是有条件做的。能否探索做到造酒行业有害废弃物的零排放?” “另外,我们从高速仁怀出口出来,路很窄,这和我们茅台的地位不相称。”杨春平说。“而且我们一到茅台镇很失望,与想像中完全不一样,有些破旧。茅台的利税很大,是否拿出一部分利润空间,使周边一体化,体现一些社会责任?” 老树能否开新花?这是与会专家一致的愿望。齐建国说:“茅台在循环经济做了很多的基础工作,但我认为这还是低水平的循环,循环链条很短,我的期望是, 茅台应该是典型的五化循环经济体系。向深度高效益发展,因为酒糟直接做肥料太浪费了,可以通过生物技术变成高质量饲料,再开展特色的养殖业。我们在日本,吃的神户牛肉300元/克,那我们可不可以生产高质量的茅台牛肉?这样通过特色养殖业,产生的沼气可以取代高硫煤的使用,减少硫的排放,使空气净化,之后产生的液面有机肥再循环到种植业,这样产品链就延得很长。” 不能把循环经济“固化” 在重庆,记者随着篮球比分:、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滨士少将走进了一家再制造的企业――重庆机床集团。 2005年,国务院有关文件均明确指出国家“支持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并“组织相关绿色再制造技术及其创新能力的研发”。同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其中再制造被列为四个重点领域之一。目前一共选择了14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适时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徐滨士到这里调研,也是为了近期我国将要出台的再制造产业的振兴规划和指导意见提出一些建议。 “从2006年至今,我们共为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一汽解放变速箱有限责任公司等数十家企业完成了近500台废旧机床的再制造,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新购设备资金。”集团董事长廖邵华说。 在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企业里,我们看到了正在工作的再制造的机床设备。这些新设备在旧机床的基础上新增了数控化、信息化等新功能。“这家企业是亚洲最大的摩托车齿轮生产基地,2007年开始,他们委托我们进行机床再制造服务。截至目前,共为他们完成C616等5类型号共计200多台废旧车床的再制造,精度普遍提高了一级,加工效率平均提高30%。”廖邵华说。 “这些设备运行很好,为我们节约了新购同类数控设备资金达1400余万元,极大缓解了企业的现金压力。另外,资源循环利用率达85%以上,比制造新机床节能80%以上,并减少大量环境排放。”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彭用文介绍说。 徐滨士少将告诉记者,再制造领域将成为循环经济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发展潜力很大。就拿机床行业来说,我国机床拥有量世界第一,约700万台,但15%左右的机床仍停留在50~60年代,面临报废和淘汰,报废数量还将随着时间不断动态增加,60%的机床役龄超过10年,大量机床在不断进入大修状态。而且报废机床的部分资源如机械结构部分作废钢铁进行低层次的回收处理,部分资源如废油、塑料、报废的电气系统等作为垃圾处理,造成环境污染。 “我国现有上世纪80年代及以前的设备约250万台,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产业前景广阔,但是,虽然这部分再制造市场增加了,我们担心影响我们新机床的市场。”廖邵华说出了企业的忧虑。 齐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光是企业有这样的忧虑,地方政府也有这样的忧虑。其实这种认识也是一种误区,把经济循环给固化了,这涉及到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应该从社会总供求和总需求算账――由于我们再制造节省了钢材,那么就可以用节约出来的资源开发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来满足人类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