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从2001年开始组织“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连续四次的“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先后有149位院士专家参加了“新世纪、兴科教”、“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生命科学”、“建设科技合作通道,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等主题活动,举办了230场学术报告、讲座和对话活动,80位院士被聘为客座教授或政府科技顾问。“院士专家八闽行”为福建省的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在社会上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成为福建省院士活动的品牌和亮点。
2004年,福建省“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求真务实,体现在计划调整上
2004年4月8日省“院士专家八闽行”组委会第一次会议在省委组织部召开,对全年活动进行商定,此前又先后召开2次组委会办公室会议,“求真务实”均为强调的主旋律。
1、形式上,将活动分为“6·18”和“10· 18”两部分进行。前者侧重于服务经济,是新开辟的活动形式;后者侧重于开智育人,已历三届。
“6·18”活动与省政府主办的“中国· 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接轨,承接其中的“院士馆”之院士邀请接待、院士项目征集接洽、院士馆布展等全部工作。组委会办公室同志费尽艰辛、两个多月历程九省(市、自治区),邀请到26位院士和18位专家参加,22个院士所在单位共212项目参展。3位院士项目对接成功,8位院士专家承接38项省内技术难题招标,40个院士项目达成对接意向,项目总金额8.3亿元(人民币)。
“10·18”活动主题为“人才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侧重于开智育人,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促进青少年成长,并开展学术交流。有14位院士专家参加活动。所邀请的院士专家分两个部分。其一是2003年当选的8位闽籍院士。以他们的成功,鼓舞福建的青少年;以他们的成功,宣传福建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其二是其他的院士、专家,作一批公众关注的、高层次报告。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石元春院士作《关于生物质经济》,中科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杨胜利院士作的《生物技术世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沈力平教授作的《中国载人航天》,中国人民大学发展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温铁军教授作的《国际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等。
2、名称上,将“院士八闽行”更名为“院士专家八闽行”。这是继“闽籍院士八闽行”更名为“院士八闽行”之后的第二次更名。充分体现了注重实效,开拓进取的精神。
3、组织结构上,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加盟福建省组委会,正式成为组委会成员单位。这是两局第一次与地方合作类似活动,即扩大了活动影响,也为我省进一步通过两局邀请篮球比分院士打开了更大的空间。
二、求真务实,体现在引进项目上
“6·18”活动对组委会办公室来说是全新的课题,工作难度较大,但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邀请院士——重在诚意
2004年2月省科协正式领受任务,3月1日省组委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省科协副主席陈震就带领省科协院士办同志奔赴北京开始邀请之旅。登门向院士汇报情况邀请参展,拜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走访部分院士所在高校、科研院所。4月,省科协又再度派员携省内提出的300项技术难题出省,扩大邀请范围,寻求技术帮助,落实院士来闽情况,熟悉院士项目成果。5月则着重联系省内14位院士。两个多月的邀请路程,足迹遍及北京、上海、安徽等九省市,先后登门拜访58位院士,联系26家院士所在单位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在邀请过程中,大力宣传“6· 18”的重要意义,宣传我省对科技项目成果转化的渴求,以真诚动人,以乡情感人。同时通过院士(尤其是闽籍院士)的工作,加大了院士所在单位前来参展的可能性;通过中科院、工程院两局,邀请了非闽籍而又有项目的院士参展。
2、参展项目——重在对接
交易会期间共有26位院士、18位专家前来参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领导莅会指导,并参加我省“院士专家八闽行”组委会会议。39项院士项目成果参加展示,173项院士单位的项目成果参加推介。3位院士项目成果对接成功,项目总金额约8.3亿元(人民币)。参展项目成果涉及领域广,涵盖电子、化工、机械、环保、农业、材料等领域,均代表国内领先甚至是国际先进的科技水平。
三天交易会期间,院士们是我省各市县政府、各企事业单位、各媒体追踪的热门。前来“院士馆”交流、取经、洽谈的人员络绎不绝,三天共一万多人次前来参观。不少人白天约不上院士专家,就利用晚上的时间登门造访。三天共登记汇总需求院士项目成果、技术支持107项。参展院士也展现出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务实的科学态度。部分院士全天在展台前介绍各自的科技成果,耐心细致地解答和洽谈。有些院士则主动到相关展区探讨合作或解疑释惑。
3、精心布展——重在特色
“院士馆”是“6·18”展会新设立展馆,位置显著。只有认真设计,精心布展,充分体现出高科技特色,充分展示出院士风采,才能成为“6·18”活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组委会办公室在布展上狠下功夫。精心创意,几易其稿,将“院士馆”正中间设计成开放式“金字塔”形,寓意着院士是科学宝塔中的顶尖人物,代表着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成就;开放式并辅以“金字塔”两侧院士及其所在单位的项目成果推介展区,表示院士成果走出殿堂,深入社会,为我省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服务,为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贡献。“院士馆”的背景为长30 米,高4.5米的巨幅“院士墙”。“院士墙”中间为三年“院士专家八闽行”掠影,两侧展示119位闽籍及在闽工作院士的风采和简况。整堵墙制作一气呵成,气势恢宏。“院士馆”正前方摆放着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省组委会主任李宏撰写的展馆前言、“神舟五号”飞船模型和“飞豹”飞机模型。“神五”模型是“神五”真实尺寸的6:1,它的火箭系统总指挥是福建籍科学家黄春平;“飞豹”歼击轰炸机模型是“飞豹”真实尺寸的12:1,它的总设计师是福建籍院士陈一坚。这两个模型既代表着我国科技产品的最高成就,又彰显出福建科技工作者在我国科技领域所处的重要地位,同时激励着八闽儿女发挥聪明智慧为加速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信心与决心。
4、注重实效——重在跟踪
项目成果的成功对接是根本的目的。“6·18”展会仅仅是载体,是对上一年对接情况的总结,也是下一年对接工作的开篇。今年新设立的“院士馆”,省组委会办公室十分注重“6·18”展会前后的逐项落实院士项目成果与省内企业对接,寻求院士对省内企事业单位提出的难题的承接。展会前,精心准备,对院士每一项参展项目进行前期可行性分析,为项目的宣传推介起到很好作用;并和院士反复探讨项目推介展示形式。展会期间,设立项目对接服务区,印发“6.18院士项目特刊”、院士项目联系卡、院士项目服务登记表等,以“对接院士项目、服务八闽企业”为口号,全心全意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展会后,进行项目跟踪服务工作:找需方,设计《福建省院士项目需方情况调查表》,发送有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投资商,以进一步摸清省内的详细需求(合作方式,投资规模等),为对接工作做好准备;找院士,积极和院士接洽,进一步消化、吸收院士项目,做好可行性论证,以寻求进一步向省内推介,同时反馈展会上登记在册的需方要求,寻求对接,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项目对接的责、权、利管理办法,使对接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证项目对接的长期性、稳定性。这些都是为了使院士馆项目做到有意向的项目项项有落实,并能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永不闭馆的 “院士馆”的目标,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三、求真务实,体现在科学传播中
今年“10·18”活动的主题突出,注重实效。参加活动的有14位院士专家。
1、打破时间束缚,剪去繁文缛节
院士的时间很宝贵,赴闽一趟实属不易。今年采取的是以“10·18”为相对集中时间,根据院士的实际情况,赴闽时间灵活动安排,时间最短的侯建国院士只来一天,做三场大型报告后返程。时间最长的张文海院士自带车辆,历时8天,行程遍及大半个福建省。
2、进中学,“不能让学生等我”
院士专家进中学,这是今年“10·18”活动的一大特色。往届采取的是学生代表请出来听院士专家演讲,其受益面有限。本届则是院士专家进校园,直接步入中学生中间,让篮球比分的学生都受益。一周时间,深入福州、厦门、泉州、三明等市的15所中学,听演讲学生超过三万人。福州市还精心组织了一场三百多人的小学生报告会。
进中学,为每位院士所积极响应,戴戎院士行程原本没有安排,当他得知后高度赞赏“院士为中学生作报告”,主动要求加一场。为了这一场,他前一天夜里11点飞到福州,第二天起个大早准备。他说:“不能让学生等我”。陈木法院士说,他准备一场学术报告可能只要两个小时,回家乡给中学生作报告,却整整准备了两周。侯建国院士为没能挤时间给中学生作报告而遗憾,表示将来一定弥补。
进中学,与其说是院士心中的一份社会责任感,不如说是可能影响学生一生的一场演讲。陈木法院士念念不忘他为之奉献终身的数学,缘于初二时数学老师关于华罗庚先生自学成材的一堂讲座。原福州八中学生胡铃心,就是听了参加“院士八闽行”的著名飞机设计专家陈一坚院士一场报告,立志献身航天事业,如今已是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宇航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昴松海的得意门生。
进中学,更为教育工作者所赞赏。因供不应求,今年“10·18”活动组委会只安排一所中学一位院士作报告,福州一中硬是软磨硬泡,争取到两位院士。福一中校长李讯认为:中学是人生最难得的阶段,这样的报告不仅要在高中生里做,初中生有机会也应该听。哪怕所讲的课题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兴趣,但大师们的一举一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无不有极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中学时能领略到大师的风范对孩子一生都有益。在师大附中演讲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连院士都感吃惊的高难度问题,一位物理老师说:郭光灿院士能用浅显的比喻把一个费解的难题讲得透彻,功力非凡,这种方式对他今后教学也有启发。院士们普遍反应:福州、厦门重点中学的学生,其思考与提问能力比普通大学的学生更强。
3、进大学,学术交流中寻合作
福建各高校历来是各届“院士八闽行” 活动的受益者,本届也不例外共在10所高校作29场报告,11人次被聘为客座教授。往届活动多停留在学术报告、学术交流等层面上,今年开始通过学术交流寻求突破。
突破点之一是客座教授不再是“客”。篮球比分:、被誉为“亚洲电动车之父”的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香港大学教授陈清泉曾自告奋勇要求参加“院士八闽行”活动。2003年他第一次应邀参加“院士八闽行”。今年他再次参加“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受聘福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客座教授,并担任设在福建工程学院内的“福建省电动汽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今后将主持开发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初步改变了一些院士任客座教授有名无实的局面。
突破点之二是传播教育新理念。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侯建国院士是最年轻的闽籍院士。45岁的他总结科大46年培养出34 位院士的经验,在高校作报告时指出一所好大学不仅仅是经费的问题,保证每位学生享用的教学资源足够多,培养一批在各个专业领域里的学科带头人,逐步形成自身独特的学校文化,这才是一所好大学的根本。戴戎院士也认为,福建学界的基础扎实,缺的是“亮点”学科和学科带头人,应该大胆地走出去,篮球比分地增加交流机会。
4、进企业,为明年“6·18”打基础
2004年“10·18”活动有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明年“6·18”活动寻找好项目。
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张文海院士携助手自带车辆,用八天时间考察福建5家企业,考察家乡长乐的发展状况,认为:福建搞有色金属冶炼很有优势,他提出,没有矿产资源无法搞有色金属冶炼是观念上的错误。福州是沿海城市,海上交通便利;长乐有7万吨码头,矿产进口容易实现;莆田有LNG项目,能源方面有保障。只要有资金,他提供技术,就能上一个世界领先的“精铜冶炼技术的新开发”项目。目前,这个产值达24亿元(人民币)的项目正在组织论证,寻求合作方。
在电动车领域研究了40多年,拥有8项英国专利的陈清泉院士指出:“院士专家八闽行”主要目的在于“诊断”。他认为福建有比较好的蓄电池厂,在电动游览车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福建企业也很努力,问题在于对今后的发展方向不明确。去年“院士八闽行”他曾就石狮三协电动车提出重要技术意见,今年就开发新项目又进行了探讨。
著名半导体学家,南京大学郑有院士是三明籍第一位院士。在返三明期间考察了五家企业,活动中就自己的专利转让给家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四、求真务实,体现在通力配合上
省领导的高度重视,组委会各成员单位通力配合,是2004年“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成功的有力保障。早在“6·18”活动期间,原省委代书记卢展工就对今年“院士专家八闽行”新举措给予肯定。组委会各成员单位不仅出谋献策,而且身体力行。省组委会副主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李福生4月1日上午与省组委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省科协副主席陈震就全年的工作进行详细协商。7月下旬,省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省委组织部知工办主任章慧宣亲率办公室一班人分赴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安徽等地,邀请院士。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厅长陆志华十分关心“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
亲自部署对唯一闽籍在港院士陈清泉的邀请,落实陈院士在福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的具体工作,为开展闽港人才交流合作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省财政厅领导高度重视“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及时拔出专款,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省组委会副主任、省财政厅副厅长李国瑛出差回省的当天晚上,不顾旅途劳累,亲临“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现场指导。
“6·18”期间省科协共成立协调、项目、布展、活动、后勤、宣传6个组,抽调10位处长,45位工作人员,16台车服务于院士、专家及来宾。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也派出专人、专车大力支持配合并给予许多指导。 “10·18”期间,各成员单位全力以赴。省科协抽调15位处以上干部,51人,9台车,采取人盯人战术,保证每位院士、专家一人一个陪同、一台车;专设来宾及院士夫人接待,依据不同人员的不同特点,安排每天活动。省委统战部、省人事厅、省教育厅均派出专人专车陪同院士。周到的服务使院士充分感受到福建的温暖。
2004年12月1日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常委扩大会在福州召开。14位我国在高温陶瓷材料、宏观及微观铸造、机械装备、大型电机、创伤诊断、轨道电力牵引动力及航空、航天、坦克、舰艇、导弹等学科方面领军人物莅临福建,为福建在这方面向世界前沿靠近创造了良机。李川副省长接见并宴请了与会代表,组委会办公室及时安排省发改委赴会介绍,使他们了解福建、了解“6·18”,为他们参加2005年“6·18”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求真务实、体现在成效落实中
在2004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共福建省委七届八次全委会上卢展工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开展‘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在2004 年颁发的《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实施意见》中指出:要“深化‘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
事实上,福建省有关部门一直十分注意落实“院士专家八闽行”的活动成果,他们通过强化科技为经济服务的意识,坚持不懈地跟踪落实项目。无论是“6·18”还是“10·18”都有一个很明确的指导思想:时刻绷紧项目接洽、项目引进、技术指导这根弦,抓住苗头,注意追踪落实。为了抓好项目落实,他们采取了有关部门联合行文推介项目,有关部门共同组织人员携手赴院士所在地方落实项目、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抽出专人配合组委会办公室落实项目等具体措施。
为了追求“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在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素养的实际效果。在开展学术报告、演讲、对话等活动过程中,尽可能围绕一个专题,集中一批院士、专家,从多个角度阐述,力争做深做透,收到高层次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