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科学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重大的创造之一。核在能源方面的利用,正成为世界各国发展低碳能源的重要方向。由上海院士中心、市科协、共青团上海市科委机关直属单位委员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上海科普大讲坛暨第二十六期院士讲坛“核科学是美丽的”于4月27日上午在科学会堂召开,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应用物理学专家杜祥琬院士应邀来沪做报告。上海院士中心主任翁史烈院士、上海市科委副巡视员施强华、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俞涛出席会议。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生300多人参加了讲坛。
杜副院长首先简述了核科学的百年发展史。20世纪初叶,核科学的神秘面纱被逐渐解开。特别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核技术被率先发展为武器,应用于军事领域,引起了物理学的革命性变革,从此世界了解到核科技的巨大威力。与此同时,善良的人们意识到不应该把精力放在研制篮球比分的核武器上,而是应该放在和平利用核能上,核能开始进入历史舞台。
为了说明核能的优越性,杜院士以100万千瓦的火电站与核电站相比较:火电站每年烧煤200万吨、排放CO2 600万吨、排放SO2 4-5万吨;而核电站每年消耗30吨核燃料,CO2 和SO2的排放几乎为零。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核能优势明显。在不久前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发布报告明确了我国将大力发展低碳能源,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要提高核电站一次能源供应比重,逐步加快核电建设。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计划达7000万千瓦。
中国核事业起步比发达国家晚,但经过多年的努力,正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离不开我国老一辈核科学家艰辛付出。他们中有的为了保密,隐姓埋名17载;有的在生死一刹那,用自己的身躯保护重要文件;有的为寻找核爆失败原因,亲临试验现场,身受核辐射污染而过早离世……当杜副院长说起这些科学家为核事业牺牲小我,无私奉献的精神时,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作为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杜副院长在报告中还向观众们详细描绘了各国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博弈的惊心动魄场景。有数据表明,250多年来大气中的CO2浓度显著上升。资源、能源的高消耗模式已经威胁到全人类的持续发展,低碳、绿色才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出路。尽管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因为利益冲突,很难达成定量协议,但最终各国签署的《哥本哈根协议》还是明确了控制CO2目标和工作方向,表达了各方共同应对的积极意愿。我国在会上主动作出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承诺,通过节能和提效、发展非化石能源(包括核能、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洁净化等措施降低碳排放强度。这不仅展现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态度,更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真正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内在需求。
在讲坛的尾声,观众代表把美丽的鲜花献给了把毕身献给核科学事业的科学家。通过杜副院长的报告,广大观众不再感觉核科学遥远而陌生。我们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核能将成为我国能源的绿色支柱,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我们普通生活的一部分。(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