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合作 > 院部合作
"企业技术创新院士行"阶段工作总结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6-15

【 字号   】

  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当前重要的工作部署。
围绕这一工作部署,国家经贸委和中国工程院经过研究,决定发挥院士和对口专家的群体优势,为振兴国有大中企业做贡献,于1998年下半年开始,联合开展了"企业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院士行"活动的宗旨:
  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健康的技术创新机制,不断进行企业技术改造,是提高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院士行"活动的宗旨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振兴国有大中企业的战略目标,有计划地组织院士对企业开展技术诊评和咨询,把院士的智力资源主动送往企业,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完成重大技术改造工程,为振兴国有大中企业作贡献。
  二、概况:
  自国家经贸委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开展"企业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以来,已经对上海江南造船集团、燕山石化集团、唐山钢铁集团、兖州矿业集团、海信集团、安徽叉车集团等6家国有大中企业开展了技术诊评工作,连同去年8月先期对鞍钢开展的技术咨询活动,初步完成了7家企业,参加的院士和专家共有99名。"院士行"主要在四个层面上开展工作:1)结合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针对行业共性技术和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举办院士学术报告会,提高企业总体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2)帮助企业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难题;3)对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技术改造方案提出宏观决策咨询意见;4)在对技术改造方案论证决策的基础上,对若干重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试点工程。截止到4月下旬,共有41名院士在企业做了6场44个学术报告,直接听众达2000多人;现场解决与技术有关的问题100多个,企业与院士或院士们所在单位签订各类技术合作协议10余项。
  经初步了解,"院士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参加工作的院士们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被诊评的企业反响更为强烈。江南造船集团公司在写给工程院的报告中说:"院士行活动是工程院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大胆探索,这种形式是江南公司134年历史上的第一次;院士行活动是连接工程院与企业的桥梁,为企业与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科技界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与交流的极好机会,开辟了产、学、研结合的新渠道;是借助企业外部高层次的科技资源,针对企业的技术情况,解决生产中的技术关键和难点的一个有效途径"。从目前来看,1999年可以完成15-20个企业的预定任务。
  三、第一阶段工作的几个特点:
  1) 院士们以极大的热情参加。院士们认识到,为振兴国有大中型企业作出贡献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他们"行"前就积极了解情况,查阅资料,准备报告。有的院士为了摸清情况,抓准问题,百忙中抽出时间,先行一步,单独深入企业。有些老院士兢兢业业,精诚感人,比如:侯祥麟院士已是87岁高龄,他参加了一个会议后立即赶到燕化。到车间参观时,他冒着寒风,帽子也没戴,在几层高的车间里爬上爬下。武钢的张寿荣院士腿骨折伤,尚未痊愈,拄着拐杖,从武汉赶到北京,旋即赴唐山,参加诊评。类似事例不胜枚举。
  2) 企业的准备工作做得好。被诊评企业不仅热情接待,而且对本企业的情况,特别是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情况作了充分准备和清楚详尽的介绍。经贸委为此作了大量的工作。
  3) 发挥了院士的群体优势。专家组集中了该领域中优秀的院士和专家,强强聚会,优势联合。特别是许多具有实践经验、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的院士对诊评的企业比较熟悉,分析问题、发表意见切合实际,也便于企业实施。有的专家还曾领导过该企业或者曾在该企业工作过,有较高的技术权威性。
  四、"院士行"活动取得的初步成效:
  1、 发挥院士群体优势,为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重大技术改造方案提供宏观决策咨询
  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选择、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重大改造规划的制订,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是"院士行"活动的重要诊评内容。
  比如,鞍山钢铁公司拟投入上百亿元进行二次技术改造,事关鞍钢发展前途和命运,第一次改造就因为方向不正确而趋于流产。我们组织了23位院士(其中包括4位科学院院士)和2位专家赴鞍钢调研,深入细致地研究鞍钢的整体技改方案,充分肯定了鞍钢平炉改转炉,提高连铸连轧水平和增加板材生产线的技术方案;肯定了依靠自己的技术,少量引进关键装备与软件,不盲目扩大规模,着重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效益的途径,坚定了鞍钢人坚持二次创业的信心。
  对燕山石化的诊评工作由袁晴棠院士任专家组组长。她曾在这里工作多年,熟悉企业情况,连同一批熟悉石化工业的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深入燕化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计划,从12个方面提出了32条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建议对于充分利用好700万吨大庆原油,解决瓶颈制约,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特别需要提及的是,结合公司提出的将45万吨/年乙烯改造到66万吨/年的扩建工程,院士们从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这是依靠技术进步、增产适销对路产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正确决策,对公司及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全局性意义,表示支持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报告,建议利用现在投资省的大好时机尽快组织实施。目前这一项目已经列入国家计划,加快了技术改造的步伐。
  在唐山,由殷瑞钰院士带队组织的15位院士和专家对唐钢的总体发展战略进行了认真分析,认为唐钢不应再走单纯追求产量规模的老路,而应依靠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提出应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调整结构、技术创新、增强活力"为基本方针,并且在7个方面提出了50多条具体建议。比如,针对华北地区长材过剩的市场情况和服务半径不合理造成销售成本相对上升的现状,院士们建议唐钢应逐步淘汰落后工艺设备,特别要逐步减少成本高、质量差、生产效率低的长材产品所占份额,发展新一代国内尚属空白的热轧超薄带,以达到调整产品结构的目的。上述建议已被唐钢全部采纳并将付诸施行。
  针对上海江南造船集团扩大规模,计划投资30多亿元建设外高桥新厂区的规划方案,诊评组提醒他们应认真分析行业发展趋势,深入调查市场前景,充分考虑投资风险,不宜盲目求大。此建议受到决策层的重视。
  2、 发挥院士技术优势,为企业延揽人才和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和工程科技界架设桥梁
  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企业"要不拘一格,延揽人才,加强技术开发"。"院士行"是把高层次的人才主动送往企业,使他们亲临生产第一线,为企业现场会诊,现场解决技术问题。
  院士们发现,一些技术问题并不全属于高深技术,只是由于信息不畅,不少成熟的技术未能扩散到企业,影响了产品质量的改进和效益的提高;有些企业虽然应用了新技术,但是由于缺乏人才,在关键技术环节上失于指导,使新技术不能完全发挥效益。在鞍钢,院士们了解到几个选矿厂在选矿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磁选机介质板堵塞问题,便专门到选矿车间实地考察,当场介绍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使这个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了技术方案。
  在上海江南造船集团公司,院士们建议在承包的三峡工程12万平方米闸门钢结构的防腐工程上,采用新型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和铝稀土合金涂层,取代原来的锌涂层设计方案,以便提高防腐涂层质量,大大降低成本,同时解决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一技术是由装甲兵工程学院原副院长徐滨士院士研究出来的,已广泛应用于我军舰船防腐工程上,但是军转民的应用尚有很大潜力。三峡总公司已安排实验,待取得经验后,考虑在第三期工程中采用。
  安徽叉车集团提出了三个技术难题。一是国内不少企业需要配备防爆叉车,而防爆标准由英国PYROBAN公司控制。该公司每年以大约15万元的成本单价向安徽叉车集团购买大量叉车,进行简单防爆处理后,又以50多万元的高价出售给国内企业,仅此一项就使我们失去巨大的经济效益。二是叉车集团引进一套5000多万元的铸造设备,但所用的消失模具却要依赖进口,致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三是公司的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不能联机工作,影响工作效率。院士们认为,这些问题都可以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研究解决,他们欣然承担起这些技术攻关的任务,并且当场签订了合作合同。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海信集团在产业开发中,对把握技术发展方向存在着困难。院士们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提出了积极参加3C产品的软、硬件平台开发等5条建设性意见。他们还把成熟的技术介绍给企业,促成了海信与中国舰船研究院711所的合作试验,将热管应用于空调压缩机,以提高空调的制冷量,降低能耗;与舰院718所合作,进行改善空气质量的新型空调机的研究与开发。针对海信的关键技术难题,院士们还帮助他们建立了与清华大学等单位的多项合作渠道。
  在兖矿,专家组提出了11个带有方向性的技术创新问题和9条具体建议。兖矿认为,院士们"关于城镇热、冷、电三联供"的研究成果在矿区很实用,可以推广。他们已与有关单位签订了实施这一工程的咨询论证协议。
院士解决技术问题有各种途径。对国内已有的成熟技术,他们主动为企业联系或提供线索,促其尽快应用;对于一时尚无法解决但对企业发展确有重大影响的技术难题,则由院士或院士推荐的研究院所与其签订合作研究协议;对个别重大的共性技术难题,则通过规定程序向有关科技管理部门申报项目,由院士牵头,与企业共同研究开发。对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院士们则帮助联系和介绍。
  3、 发挥院士的知识优势,提高企业领导和职工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管理水平
  "院士行"在为企业带去发展思路和技术的同时,也送去了科技知识和科学管理知识,通过举办院士学术报告会,使企业人员开阔了视野,增强了科技意识和管理意识。院士们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趋势,深入浅出地论述宏观发展战略,有的放矢地分析我国行业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的技术问题,针对性强,知识面广,深受欢迎。
  在赴鞍钢之前,院士们根据鞍钢先期提出的21项技术交流和咨询项目,准备了10篇有针对性的学术或技术报告并汇编成册,在鞍钢广为散发,引起了企业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的强烈反响。报告会场,座无虚席,5位院士和专家分别就我国工业自动化现状和发展趋势、钢厂生产流程的连续化问题、大型机电设备智能化与网络诊断方法应用、高新技术的研究应用以及鞍钢的振兴等作了专题报告。报告后的提问和讨论气氛非常活跃,是企业多年来少见的。
  五、关于今后工作的设想:
  为了使"院士行"活动更加持续、深入、有实效,中国工程院拟与国家经贸委密切合作,选择若干重点企业开展试点工程,并且正式启动"企业技术创新院士行动"计划。
  1、"院士行"作为一项计划,不限于一次"行"上,而是要和企业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直到使企业取得明显的技术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为此,除动员工程院院士外,还要邀请中科院院士、社科院专家及管理、财务方面的专家共同参与,扩大规模,注重实效;
  2、"院士行"的目标是有计划地组织院士在对国有大中企业开展技术诊评咨询活动的同时,进一步参与完成重点企业技术改造试点工程,为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振兴国有大中企业作贡献。
  一是跟踪参与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和创新的全过程,使企业的技术水平、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切实得到提高。
  二是抓好行业"排头兵",发挥院士集体智慧,研究、攻克行业技术难关,着重解决一批行业共性重大技术与试点工程,在全行业推广。
  三是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开展产学研联合,共建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实体,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四是根据行业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根据技术改造工程和创新体系建设的试点经验,注重开展产业技术政策的研究,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咨询建议;
  五是重视和加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帮助企业建立吸引和培养人才的激励机制,为企业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和技术创新带头人。
  六是把军转民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院士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工程院有军工行业院士66名,有机地把他们的成熟技术向国有大中企业转化,以加速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