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由中国工程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发起的首届“金桥产业技术创新会议”(以下简称“金桥会议”)在沪召开。金桥会议的主题为“智能制造•大数据——新技术与产业变革”,重点聚焦“大数据平台”建设、3D打印技术、燃气轮机等三个领域。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翁史烈、戴尅戎、闻雪友出席会议,并分别作主题报告。
潘云鹤作了题为“大数据的趋势分析”的报告。报告从“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的应用特色”、“关于大数据发展的几点建议”三个部分进行讲述。报告认为,大数据是信息化的一个崭新发展阶段,通过分析各种大数据,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将更系统、更深入、更具前瞻性和预测力。因此,大数据将对中国的制造业、信息服务业、智能城市、宏观经济调节,以及国防、经济、社会的安全建设等广泛领域均有重要意义。大数据也是中国发展中变道超车的重要机遇,我国要抓紧机遇,有计划地布局传感器网,打通各方的数据中心和数据库,使之成为数据海,互相发生篮球比分的关系。要尽快形成聚集高质量大数据的机制,既要保障各领域各机构对数据的共享,又要保障数据安全。大数据系统的核心是数据的海量处理、大知识的形成与挖掘、广泛开放的大应用,其技术包括跨媒体、数据海、知识的挖掘和学习、信息的可视化,以及市场模式创新等。大数据、大知识、大应用(Big DKU)三者的研发应与产业同时推进,政府要鼓励科技学术机构加强对B-DKU的研发和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发展B-DKU的产业和应用。在政产学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各级政府要逐渐形成经济和社会的基于大数据的统计、预测、规划和决策方法,以增强前瞻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的数据优势在于,我们不仅有海量网民和互联网信息企业,而且省地县各级政府都已建立了“数据中心”,各部门和单位都已建立了“专业数据库”,教、科、文部门还建立了“数字图书馆”。在此基础上,打通数据并促进各种“专业知识服务系统”、知识中心和智能城市的建设,就可将大知识和大应用开动起来。从纵横两个方向同时着手,我国就可能登上大数据的制高点。
翁史烈院士作了题为“燃气轮机发展战略探讨”的报告。报告认为,燃气轮机技术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发展过程中急需攻克的核心能源装备的关键技术。报告分析了国外重型燃气轮机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燃气轮机的发展瓶颈,归纳了尚须取得共识的主要问题,论述了燃气轮机发展的体制机制,并结合上海市的发展状况和条件,提出了今后燃气轮机发展思路。
戴尅戎院士作了题为“3D打印技术的医学应用前景”的报告。报告指出,3D打印技术正在超越机械制造领域,为包括医学科学在内的诸多领域的进步带来新的推动力。报告认为,在医疗领域,3D打印技术可满足广大病人、医生梦寐以求的个性化治疗需要,也将在模型制造、模拟手术、医疗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要积极研发包括用于医疗领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3D打印设备和相关应用技术。
闻雪友院士作了题为“舰船燃气轮机纵横谈”的报告。报告分别从“舰船燃气轮机应用概况与特点”、“海军强国发展舰船燃气轮机的技术途径”、“舰船燃气轮联合动力装置”、“我国舰船燃气轮机发展之思考:技术途径、产品与市场定位”、“上海与中国舰船燃气轮机之缘”等5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除主题报告外,首届金桥会议还召开了“燃气轮机技术与产业发展态势”、“3D打印技术与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大数据产业技术和商业模式”三个主题分会。17位院士专家分别作了报告。会上,上海市科委发布了《上海推进大数据研究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并成立了上海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该“行动计划”提出,本市将重点选取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终身教育、智慧交通、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等具有大数据基础的领域,探索交互共享、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建设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大数据技术成果惠及民众。
金桥会议旨在发挥中国工程院的专家智库和上海产业技术研发的地方优势,聚焦产业共性技术以及产业链缺失环节、关键环节的技术需求,集社会各界智慧,勾画我国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引导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行业协会、创新联盟等,突破一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使之成为国家研究产业技术重大问题、组织产学研进行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
在沪期间,潘云鹤会见了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就金桥会议的定位及今后运行方案交换了意见。
(赵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