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4~16日,由中国工程院、国际水协会(IWA)、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主办的“第183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城市水科学论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中国工程院徐德龙副院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任南琪院士以及国际水协会主席Glen T. Daigger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工程院李圭白、钱易、侯立安等4位院士,美国工程院Perry L. McCarty、John C. Crittenden等6位院士,以及来自中国、荷兰、澳大利亚、比利时、英国、加拿大、韩国等13个国家地区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近200人参加了论坛。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城市水可持续发展”。篮球比分:钱易、侯立安、任南琪以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王晓昌教授分别做了“中国水污染防治战略的关键思考”、“中国城市饮用水问题及对策”、“城市水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战略”、“现代城市水和废水系统和技术的再检视”的大会报告,美国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Perry McCarty,美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水协会主席Glen T Diagger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John C. Crittenden教授,以及来自比利时、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的11位国外知名学者分别做了“城市水发展的最佳途径”、“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城市水和资源管理模式”、“生态基础设施——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演化范例”、“污水资源化利用”、“有机废水的最大化利用”、“城市水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微生物电池”、“资源恢复中的环境生物技术”、“电化学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技术”、“膜技术”等方面的大会报告。23位国际中青年专家做了分会报告。本次论坛还展示了88篇学术海报,并评选出5个优秀海报一等奖及6个二等奖。
徐德龙副院长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不仅仅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乃至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城市水环境关系着生命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水平。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城市发展迅猛、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水的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他希望此次论坛能围绕城市水领域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进行深入交流,聚焦中国的水环境改善,为解决城市水环境这一人类社会发展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寻找对策。他表示中国工程院愿与各国同行一起,为了人类共同的家园,迎接挑战,贡献智慧与力量,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使青山永不老,绿水恒长流!
论坛期间徐德龙副院长还接受了哈尔滨电视台的采访,他在采访中指出:黑龙江是我国的粮仓和老工业基地,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新的形势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一定要靠创新驱动发展,而工程科技是重要的驱动力。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在前不久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创新、创新、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中国工程院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目标,非常愿意与黑龙江进一步加强合作,一起推动老工业基地的复兴。他同时强调,在发展中要注重绿色发展、低能耗发展,要注重节能减排,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青山绿水,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钱易院士在大会报告中指出,水多、水少、水脏是我国水资源的特点,也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饮用水源不达标、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地下水超采和污染的现状很严重。虽然我国已经采取了重点区域防控、关停排放超标工厂、建造城市污水处理厂、颁布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措施进行防治,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已经影响到饮用水安全和粮食作物品质,对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危害。她认为水污染未能有效控制的三大原因是:没有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执法力度弱,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违背了客观规律。她认为水资源管理的新战略应是:节水优先、控制需求;源头削减、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优先开发非传统水资源。她认为水污染防治的新战略是:确保水环境良好和饮用水安全是最终目标;应把源头控制、减少排放放在首要地位;应认识到废水是宝贵的资源,在控制水污染的过程中实现废(污)水的资源化、能源化,应开发应用节能减排的废(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侯立安院士所做的城市饮用水的报告分析了我国饮用水问题的现状,以及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威胁。他指出应通过绿色的污水处理工艺,因地制宜的污水排放指标,善加利用非传统水资源,建立节水型社会,同时一定要建立并完善针对突发水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体系。
任南琪院士在接受哈尔滨电视台采访时指出:长期以来哈工大在工业、城镇污水治理的理论和技术创新上做出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2005年的松花江污染应对处理,开启了我国针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的先河,不过在水处理方面,污染治理特别是工业污染治理的难度还很大。他还指出,水处理也是高耗能产业,治污要统筹考虑,不能过分强调水清洁,不考虑能耗和排放,以能消能,污染空气和环境。优水优用、劣水劣用、水尽其用的科学思想非常重要。
7月15日下午,论坛围绕“未来最具吸引力的城市水和资源管理模式是什么及适用情况”、“什么制约着新型、高性能城市水和资源管理方式的实施,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因素以加快实施的步伐”、“城市和农业区域之间的关系”等议题邀请26位中外专家进行了圆桌讨论。专家们从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区域气候的变化情况、水处理的标准、经济效益驱动创新发展等诸多角度进行了讨论。普遍认为资源的有效利用、技术的创新和公众参与是解决中国城市水问题的重要因素。早日让政府、公众特别是企业意识到节水和护水可获得的经济利益,是水资源管理和科学使用的重要驱动力。
本次论坛邀请了十余位世界水安全、保障技术及健康循环领域的权威专家,是我国近年来水环境领域最高规格的学术论坛。与会专家交流了城市水处理的厌氧技术、节能技术、资源回收方法等最新研究成果,也围绕我国城市水可持续发展的各个层面进行了深入讨论,论坛拟根据圆桌讨论的内容形成院士建议报送中央及有关部委,为我国的水污染防治相关法规提供支撑。
(供稿:王中子、唐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