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第110场“数字化设计与自主创新”工程科技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成功举行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0-12-24

【 字号   】

    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第110场工程科技论坛——“数字化设计与自主创新”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主办,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承办。中国工程院周济院长、机械与运载学部主任李培根校长、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杨勇和邵新宇出席了论坛。论坛由段正澄院士主持。黄旭华、周勤之、关桥、顾国彪、柳百成、陈予恕、郭重庆、刘人怀、朱能鸿、唐任远、杨凤田、刘永才、张金麟等13位篮球比分:出席了论坛,来自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代表共计3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李培根主任在致辞中向出席论坛的院士、专家学者及各位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深刻调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逐步回归实业的态势加强,这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市场受到挤压;同时,新技术革命的步伐加快,全球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新能源和绿色经济将成为引领未来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重要方向。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和培育新的增长点是在此背景下的战略需求,必须提高技术、资源、人力成本在产业发展中的贡献度,形成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新动力。
    周济院长作了《关于用数控技术创新一代机械产品的思考》报告,他希望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数控技术在各行各业机械产品创新中的应用,通过开发高端数控平台去改造和提升各种机械产品的水平,实现中国机械产品的全面创新升代。顾国彪院士在《自主创新引领高新技术产业》报告中指出,企业是投资的主体,要遵从科学观,产、学、研、用要实质性地结合,提升企业创新力,重振民族创新自信心,迎接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后的新技术革命。陈予恕院士作了《机械动力学故障的非线性诊断原理及其应用》报告,系统地介绍了机械动力学故障的诊断原理,并通过工程实践表明,非线性动力学诊断原理和技术是十分有效的,能够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柳百成院士作了《先进铸造及凝固过程多学科多尺度建模与仿真》报告,他强调,建模与仿真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核心技术,数字化铸造成形制造的发展趋势是高精度、高效率、多尺度、多学科、全过程建模与仿真。要加大对“建模与仿真”共性技术的投入。郭重庆作了《服务型制造:中国制造业能级提升的新机遇》报告,介绍了颠覆创新、越界创新、反向创新、整合创新,他指出,服务创新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唐任远院士在永磁风力发电机的技术进展报告中指出,加速研发和生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永磁风力发电机,既为低碳经济、发展可再生能源作贡献,又可以占领国际市场。刘人怀院士作了《关注世界科技创新态势,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报告,朱能鸿院士作了《卫星望远镜设计》报告,关桥院士作了《大飞机制造工程中的特种焊接/连接技术》报告。
    相关领域专家代表也在论坛上报告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华中科技大学李德群教授汇报了《塑料注射机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林忠钦教授汇报了《复杂装备的数字化设计》,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郭东明教授汇报了《高性能零件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东风汽车公司副总工程师黄松教授汇报了《新型运输车数字化设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副总工程师孙聪教授汇报了《飞行器数字化研制方法》,武汉理工大学华林教授汇报了《数控精密轧制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华中科技大学尹周平教授汇报了《RFID封装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9位院士和7位专家所作的16个高水平学术报告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围绕着数字化设计与自主创新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李培根主任作了大会总结,他对院士和专家们提供的“学术盛宴”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大会报告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回顾。他说,数字化的问题远不只是设计和制造,从宏观到微观,都需要数字化模拟和仿真,要把智能的概念真正地融入到数字化技术中,去控制我们的机器,实现我们的工艺目标。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并行协同组织,将大大提升管理效率。不要把创新仅仅看作一个纯粹技术的创新,要思考如何从市场需求获得灵感、加强服务的理念,这些同样需要数字化技术的帮助。
    李培根主任最后提出两点希望,一是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老一辈院士身上的宝贵的科研实践经验、对问题的深刻理解以及宏大的思维;二是希望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今后要把论坛办得更好,能够把企业及其工程实践中的突出成就带到论坛上,也同时把企业和工程实践中碰到的一些需求带到论坛上,更希望能够把论坛中碰撞的“火花”带到实践中间,去形成“燎原”之势。(王晓俊)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