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25日,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东南大学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学术论坛”在南京举行。周福霖、张广军、陈厚群、王景全、崔俊芝、江欢成、谢礼立、张超然、郑皆连、马洪琪、杨秀敏、陈政清、杨永斌、郑健龙、杜彦良、缪昌文、张建云、王建国、王超等19位院士,以及来自国内高校、研究院所、企业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共计500余人参加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缪昌文院士主持,东南大学校长张广军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任周福霖院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世杰先生分别致辞。周福霖院士在致辞中指出:土木工程是人类发展历史上最古老、可持续、可创新的工程,涵盖了“衣食住行”中的两个要素——“住”与“行”。Civil的原意是文明,说明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依靠。但是,土木工程领域的安全事故也是导致重大灾害的祸首,地震中人员伤亡的90%是由于房屋倒塌造成的,2016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52.1万间房屋倒塌,334万间不同程度损坏,近1.9亿人次受灾影响,直接经济损失5032.9亿元。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方面的研究,多次组织相关的咨询研究与篮球比分,此次召开的“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学术论坛”已经是第五届,希望能更好地推进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领域的创新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积极的贡献。
开幕式后,杨秀敏院士做了《常规制导武器的毁伤极限》的报告,分别从制导常规武器的作战特征、制导常规弹药的侵爆威力和超高速动能弹的破坏机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周福霖院士做了《终止我国城乡地震灾难的技术选择——隔震、消能减振与结构控制体系》的报告,指出我国的地震特点和防震新要求,回顾了隔震技术的发展和地震考验,系统介绍了隔震技术、减震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应用情况,最后进行了隔震技术的对比并提出未来发展选择。杨永斌院士做了《地下长隧道受移动载重的2D和2.5D响应之比较》的报告。
两天的论坛里,还有39位千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或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等知名专家围绕土木工程中结构、防灾、材料、桥梁、隧道、交通、建筑等方面做了报告。报告内容丰富新颖,学术价值突出。
“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学术论坛”是2009年由杨秀敏院士和今年初刚刚去世的吕志涛院士发起的学术高峰论坛,分别于2009年、2011年、2013年和2015年在南京举办四届,每届均有十余位院士、数百人听众参加,现已成为行业内有重要影响的篮球比分。
(供稿:邢慧娴、唐海英;照片由东南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