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7-8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武汉大学和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承办的“2015泛在测绘与位置大数据应用国际工程论坛”在武汉举行。中国工程院刘经南、王家耀、郭仁忠、李德仁、李德毅等5位院士,中国科学院龚健雅院士,开放地理空间协会(OCG)欧洲主席Mike Jackson先生,美国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工程学院David J. Brady教授以及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及我国的相关行业专家、高校学生共计400余人参加论坛。
刘经南院士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和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位置服务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标配服务,深入到大家的生活之中。泛在测绘是适应以人为本发展模式,适应人类绿色发展、智能发展模式的新型的、新兴的测绘、定位导航和地图制作的未来模式,是大数据时代测绘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此次论坛是学术界对“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积极响应,将会为大数据时代的测绘学科与导航位置服务产业发展提供很多创新思路。
Mike Jackson主席、李德仁、龚健雅、李德毅、刘经南、王家耀、郭仁忠等6位院士,围绕泛在测绘与大数据分别做了《为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DI)整合群体数据所遇到的数据质量保证挑战》、《智慧城市中的时空大数据研究》、《基于社交媒体的时空大数据分析》、《轮式机器人实践与展望》、《泛在测绘与位置服务大数据的再思考》、《“互联网+”时空大数据与“GIS”的演进与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城市治理思考》的精彩报告,对大数据与智能城市建设、云计算与数据挖掘、社交媒体数据的时空分析、智能驾驶试验与示范、泛在测绘的概念框架、数据的质量控制过程检测等方面展开探讨。此外,David J. Brady教授、中科院计算所程学旗副总工程师、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孟小峰副院长等专家也在主会场做了精彩报告。
论坛还就“泛在测绘新技术”和“位置服务大数据与应用”开设了专题论坛,共有21位中外专家在专题论坛上做了泛在定位与导航、井下移动目标、水下声学高精度定位、行人位置服务、室内定位、应急室内外协同定位无缝技术、车载信息服务、地球空间技术在危险评估和灾难恢复中的应用等方面的专题报告。
此次论坛汇集了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探讨了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为社会化的泛在位置服务及其产业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并为我国的国际空间信息合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供稿:邢慧娴、唐海英;照片:高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