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主办,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北方缺水地区半旱地农业学术研讨会”在杨凌举行。此次会议由山仑院士担任主席,李佩成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水利部中国农科院灌溉所、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北省水利厅、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21个科研院校的专家代表及学生120多人参加了会议。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围绕“实施半旱地农业的可行性及其应用前景”的主题,各位专家从北方缺水地区农业水资源现状、农业节水其潜力评价、半旱地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半旱地农业的可行性与展望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学术研讨,23位代表做了大会报告。
干旱缺水是制约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北方农业用水通常采取两种做法,一是旱地农业,二是灌溉农业。半旱地农业就是在运用旱作技术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进行少量水补充灌溉的农业,其目标为:在半湿润的缺水灌区保持灌溉农田高产的同时,做到大量节约灌溉用水;在旱作地区通过雨水集流等措施对部分农田实施补充供水,以达到显著增产。
在这次会议上,各位专家通过总结已有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探讨实施半旱地农业的可行性及其应用前景,进一步明确了半旱地农业在北方缺水地区农业中的地位,对我国半旱地农业发展产生了极大地推进作用,实现了本次会议的预期目标,并基本达成了以下共识:
一、加强半旱地农业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在深化研究作物适应干湿交替水分环境的生物学基础的同时,要依据不同作物的需水规律解决好少量水补灌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包括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少量水地面灌溉机具的研制,最佳补灌方式与时间确定。
二、实施半旱地农业,必须与农业结构调整,抗旱节水新品种培育,以及以中、小流域为单元的农业水资源统一调配相结合。体系的建立应着眼于大面积均衡增产,而不是追求高产再高产,目标是实现区域内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和农业总产与效益的持续提升。
三、建议国家在加强半旱地农业高效用水关键技术研究的同时,选择不同类型的灌溉区和旱作区,如,北方半湿润易旱区,西北半干旱地区,建立若干个高标准国家半旱地农业综合节水万亩实验示范区,探索发展半旱地农业的经验。搞好半旱地农业的典型示范。采用现代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进行运作,以期获得实效、经验及完整的基础数据,为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的转变探索新路,引领和推动我国缺水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郑召霞 李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