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3日,“钢铁冶金低碳技术研讨会”在山东省邹平县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主办,钢铁研究总院、山东省邹平县人民政府、山东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干勇院士主持会议,陈蕴博、孙传尧、王国栋、王一德等院士和有关专家、地方领导、企业技术人员共40余人出席会议。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启动一系列开发低碳生产技术的科技计划项目,以加速相关产业在低碳生产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钢铁产业是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产业,也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量的产业。我国钢铁产能巨大,能源结构以碳为主,生产流程以传统高炉-转炉长流程为主导,造成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国际钢铁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0%。为确保我国钢铁产业的持久竞争力,必须在低碳钢铁生产技术上取得突破,为构建低碳、循环经济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研讨会选择以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铁前生产工序的技术改造为切入点,希望通过采用新技术,集成创新开发适合现有高炉生产模式下的低碳生产技术,在不对现有高炉生产体系做大的技术改造前提下,用相对较短的开发周期和较低的改造成本,取得重要技术突破和工程化实施效果,力争实现吨钢二氧化碳的大幅度减排。钢铁研究总院齐渊洪教授、周渝生教授分别介绍了“新一代富氢低碳全氧炼铁新工艺技术”的主要技术思路、攻关内容、技术难点、预期节能减碳效果。该技术的主要工艺特点是高温焦炭、球团直接热装入炉,结合全氧和预热焦炉煤气的喷吹,达到节能减碳和清洁生产的目的。尤其是采用焦炭热装技术,取消了红焦的熄焦过程,可提高焦炭强度,减少碎焦产生量和新水消耗,同时,消除了熄焦过程带来的污染问题。
与会院士和专家在认真听取情况介绍后,认为该项技术是对传统高炉生产技术的大胆革新和尝试,一旦技术路线打通,必将对现有钢铁生产工艺领域的二氧化碳减排发挥重要作用,这种创新思想具有独创性和突破性,符合钢铁技术发展方向,值得充分肯定;同时,也对该技术思路中可能涉及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质询,还就该工艺技术思路的进一步优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与会院士和专家认为,“新一代富氢低碳全氧炼铁新工艺技术”的独创性很强,极具挑战性,同时也具有很大的技术难度。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将能在中国钢铁界走出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性强的低碳炼铁新工艺技术路线。(左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