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来宾、同志们:
早上好!
今天,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学会承办的“汽车节能技术及新能源汽车发展工程科技论坛”开幕了。我受徐匡迪院长的委托,代表中国工程院向出席会议的院士、专家学者、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以及企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向中国汽车工业学会对本次论坛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之一,已成为人类现代文明生活、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诞生一百多年来,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汽车的需求日益增长。汽车产业的发展又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发展汽车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大量增加就业的特点;汽车又是各种工程技术的综合集成,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工业化程度的实力象征。因此,发展汽车产业受到世界各主要国家的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汽车是耗油大户,去年汽车耗油量约7000万吨,已占我国石油消耗量的四分之一。我国现在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在未来十几年中,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还将呈较快增长势态。伴随汽车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预计到2010年,汽车耗油占当年石油总消耗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到35%,对我国石油安全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在最近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并具体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能耗下降20%的目标。汽车业责无旁贷。我们今天举办这个论坛,大家将围绕未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和汽车消费,探讨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对策。
发展节能汽车,建设节约型社会,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
一是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积极的政策引导。在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指导下,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必须与其它工业部门协调发展。在其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上,需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控制我国汽车总保有量。发展是必然的,但不能向西方看齐,到2020年,我们能否以能源翻一番多一点支持GDP翻两番,这是一个重要因素,需用宏观调控政策控制总量。
其次,汽车发动机的优先发展顺序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必须与中国炼油工业高品质汽油、柴油和润滑油的生产发展相适应,还要考虑替代石油的比例;城市交通应积极发展节能的公共交通;应尽快开始实施燃油税,引导消费着买车和用车行为;对生产企业采取宏观措施,进行合理的结构调整。轿车发展应鼓励小排量、轻量化车型,限制大排量车型,对大排量车型征收更高的消费税,鼓励消费者购买节油的小排量汽车。我国国家领导十分重视小排量汽车。不久前,
温总理在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公开讲话中强调,要“取消一切不合理的限制低油耗、小排量、低排放汽车和运营的规定”。温总理的讲话促使我们大家认真思考各个部门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责任。
二是依靠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人类社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科技进步是无止境的。安全、环保、节能是汽车技术发展的永恒主题。近年来,世界上围绕车用能源多元化以及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的研究开发,大量新技术不断出现,传统汽车的安全性、排放控制水平和燃油经济性也大幅度提高。在我国,汽车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一批先进技术开始得到应用,多种新能源汽车进入示范运行,为今后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这方面的进展和推广还远远不够。
鉴于各种石油替代燃料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大量取代汽油和柴油,我国近期应重点发展汽油和柴油汽车的节能减排技术,与此同时,要加快发展技术较为成熟、具有近期应用前景的油电混合动力车;以氢燃料和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汽车目前仍处在研发或工业示范阶段,应继续跟踪国际上的发展,力争通过自主研发取得突破;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生物质液体燃料应在加快扩大原料基础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不断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甲醇燃料正在部分地区试用,但还需进一步论证推广前景;二甲醚、天然气合成油、生物质合成油、煤液化油等液体燃料的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和应用时机远未成熟,应继续研究工作。
同时,我国的汽车工业还需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逐步实现我国汽车业的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
三是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提倡节约不是否定合理消费,关键是要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在汽车消费中,不提倡盲目追求大排量、超豪华的消费观念,反对攀比承豪华车的风气,不是有钱就可以随意消费、无止境的消耗能源和大量的占有社会公共资源。对于那些恣意浪费的行为,全社会都要谴责和鄙视,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禁止。设节约型社会战略研究”咨询项目,汽车节能是其中的一项占有很重要分量的内容。我们今天举办“汽车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工程科技论坛”,就是这一咨询项目工作的一项重要活动。
本次论坛邀请了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和学术界的领导、企业家和专家参加,特别是包括了一批汽车和石化行业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将围绕汽车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提高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及国际竞争能力等方面进行交流和讨论,目的是从科技的角度,探讨汽车技术发展的道路,从而推动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最后,我衷心预祝本次论坛取得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