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号 小 中 大 】
工程需要哲学指导
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研讨会上指出,工程决不是单一学科的理论和知识的运用,而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实践过程。它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特点。“只要看一只简单的电子手表或一艘复杂的载人航天飞机就可得知,虽然其大小、价值差异极大,却都包含有力学、材料学、机械学、信息学等多学科的集成。”他强调,工程哲学是指导工程实践的锐利思想武器,要积极推进工程哲学的发展。
工程同哲学有什么关系?著名钢铁冶金专家殷瑞钰院士谈到,科学的特征是探索和发现,技术的特征是发明和创新,工程的特征是集成和构建。工程是连接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从唯物史观考察,工程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工程创新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任何工程理念都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必须体现工程的系统观、生态观、多元价值观和社会观。因而工程需要哲学,哲学要面向工程。
工程教育要从哲学高度认识
教育部部长周济院士指出,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目前的培养体系、培养结构和培养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新型工业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二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与培养创新型工程师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三是产学研的合作还不够紧密。
周济认为,工程哲学是把人们对工程的认识提高到哲学的高度,以提高工程师的哲学思维水平。从哲学的角度审视工程教育,对我们的工程教育改革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研讨会上,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第一位博士生导师汪应洛院士指出了我国传统工程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设计上习惯于模仿而不是创新;技术上偏重于工艺研究而弱于结构功能的设计研究;在设计模式上囿于刚性设计,一个设备对应一种工艺和一种定型产品,柔性设备制造系统还没有成为工程教育中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原有工程技术教育又只局限在技术层面,工科学生不懂得成本、经营、管理,更缺少人文修养,综合性思维、创新能力与创新设计能力不足。他认为,这种现状与21世纪的社会发展要求反差较大,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工程哲学研究中国并不落后
工程哲学是一个新学科。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李伯聪的话说,20世纪,工程哲学还仅仅是步履蹒跚的“丑小鸭”,但在21世纪之初,工程哲学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同时“起飞”了。
中国与欧美的工程哲学研究同时兴起,进展同步,但各有特点。对此,李伯聪认为,中国工程哲学发展表现出的特点是:从国际出发,工程界与哲学界互动,形成双方的联盟关系,着重从更宽阔的视野分析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区别与联系,研究工程的本质与特征,注重对工程哲学案例及范畴的研究,学术研究组织和制度化进展较快。他认为,东西方应在工程哲学领域加强交流合作,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推动工程哲学的发展。(本报北京11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