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和香港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面向21世纪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论坛”,于2007年6月15日—16日在深圳举行,共有80余位内地和香港的院士、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安排了1个主题报告12个专题报告按四个单元进行交流。开幕式由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朱高峰院士主持,中国工程院副秘书长石立英宣读了徐匡迪院长的贺信,深圳市副市长闫小培到会祝贺,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致开幕辞。
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作了题为《关于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的主题报告。
潘副院长首先分析了中国工程教育面临的形势,指出,中国已进入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时代,就产业发展状况看,规模远胜于水平,虽然GDP的增长举世瞩目,但尚未形成整体上足以与发达国家竞争的国家创新体系。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仍在走发达国家工业化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老路;企业一味引进先进设施而不注重消化吸收,科技创新的愿望和能力双重薄弱;国家科研经费、尤其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经费投入不足,企业更是急功近利、吝于研发;工程科技人员不受重视,社会地位下降,他们在高校受到的教育和训练本身也存在诸多弊端,导致其创新能力不强,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潘副院长认为,上述问题使我们面临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严峻挑战,但这些挑战同样也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应当看到,我国已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科技创新中长期目标,众多规模宏大的工程项目产生了对科技创新和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还应当看到,工程师短缺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因此,中国工程教育有可能利用自己的规模优势和生源优势培养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从而成为21世纪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潘副院长认为,当前应当着重研究以下问题:①工程与科学的关系(工程不仅涵盖的范围大于科学应用,而且作为人类实践活动早于科学而出现);②工程与市场的关系(他特别提到商人的素质可能会影响中国的未来,他说,工程化的知识才能成为力量,市场化的创新才能成为财富);③创新的普遍性;④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多样性(他提出了五种基本类型);⑤工程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潘院士认为应当在深入研究上述问题的基础上确立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
潘副院长建议,在全社会倡导尊重工程的文化,大力改革高等工程教育,强化工程师的再学习,并设立国家工程科技创新基金。关于工程教育改革,他认为:应重视工程训练和案例教学,走宽、专、交结合之路;应改造工科专业的师资队伍,支持教师到企业兼职,吸引企业科技人员到学校任教,并给予制度保障;应强化校内外的工程实践基地建设;国家应制定政策法令,明确企业承担培训和接纳实习的责任。
潘副院长最后指出,培养造就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教育科研机构、工业企业和全社会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随后,专家们围绕四个单元进行了专题发言和讨论。
第一个单元主要讨论“提倡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为本的高等工程教育,推动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和多层次化”问题。
陈正豪教授的专题发言为《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的“成果导向教育”》。他在分析了美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后认为,不应将工程教育局限于“专业训练”, 而应视之为“全人教育”。 香港科大工学院推行的“成果导向教育”计划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他提出了一个工程教育发展“三线”模式,即:通过工学士课程,培养专业工程师;通过理学士课程,为学生从事“多元事业发展”或修读研究生课程奠定基础。奥雅纳集团的陈嘉正博士的专题发言为《以学习目标为本的工程教育——雇主的一些看法》。他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对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技能及素质提出了六点期望,包括:①对从事工程实务的热忱;②设计的技能;③多样化技能;④全球化的视野;⑤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⑥进取的企业精神。浸会大学副校长蔡亚从教授的专题发言题为《澳洲的工科教育》。他的介绍涉及该国工程教育的环境、特色、成就和问题,资料相当详尽。
第二个单元主要讨论“通过产学结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问题,专家们一致认为产学结合是培养人才创新素质的基础,学校、企业和政府对此要各负其责。
翁史烈院士的专题发言为《工程教育中的产学研合作》。他从普教、高教和职教三个方面介绍了2006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概况,指出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在于,如果在发展大潮中不能培养一批又一批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不能提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工程教育就会丧失存在的前提。针对我国工程教育中存在的人才素质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企业无法获得高质量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工程师得不到应有的社会尊重、工程职业的吸引力正在衰退等外在问题和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师资培养、评估标准和教育投入等内在问题,他认为只有通过卓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才能解决。他回顾了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标志,评介了四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和三个成功案例,并就国家的应对策略提出建议:①制定政策,将教育质量作为重中之重;②求解校企利益共同点,建立多样化合作平台;③教学内容、学术水平应源于实际而又高于实际;④明确培养目标,建立评估标准;⑤按工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卫炳江教授的专题发言为《产学结合:课程与实习结合》。他简述了境外产学结合的经验,详细介绍了香港理工大学校企协作教育单元WIE,推行该措施的目的在于实施大学策略目标,培养能成为雇主“首选雇员”、素质全面且具专业技能的学生。大学认可的WIE必须符合“具结构性”及“可被量度”两大条件,产学结合的成功要素在于大学、学生和企业的积极参与。谭国焕教授的专题发言为《香港大学工程学院的经验》。他介绍了该校工程学院的“Workplace Learning”模式,该模式的做法分为上岗实习、短期实习和专设课程三个层次。上岗实习由学生自行选择休课一年,虽然因此推迟毕业,但能使专业学习更贴近业界需要。短期实习指第二学年后的暑期工业实习,可到内地、东南亚或欧美各国进行,完成后递交实习报告和实习导师评语。专设课程指的是与业界互动的课程,邀请校外工程师或建筑师担任工业导师,项目多来自实际工程问题。
第三个单元主要讨论“强化学科交叉,培养创新型人才”问题。
左铁镛院士的专题发言为《学科交叉融合是工程教育创新的基石》。他指出,我国工程教育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过于注重专业化,未能适应跨学科、综合化的科技发展趋势,导致工程教育“技术上狭窄”和“狭窄于技术”;另一方面是矫枉过正,工程教育改革被综合化、研究型、国际化所代替,丧失了工程特色。他在强调学科交叉的重要性时认为,要特别重视科学与人文的交叉,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要通过两大学科的沟通互动,培养出适应21世纪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香港理工大学吕坚教授的专题发言为《论如何建立一个面向全球化的工程教育体系》,介绍了欧洲工程教育系统及其近年的改变,特别是详尽评介了法国工程教育体系的多层次、多样化、基础教育与继续教育结合的特色,并通过德国、丹麦等国的案例,介绍欧洲工程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建议中国工程教育借鉴欧洲经验,建立一个多元化的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香港中文大学的任德盛教授的专题发言题为《为服务型社会而设的工程学教育》,认为工程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去建模创新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提升智能、完善自我。
第四个单元主要讨论“提高高等工程教育水平,应对全球化、国际化挑战”问题。
朱高峰院士的专题发言为《中国的工程教育——成绩、问题与对策》。他认为,高等工程教育的成绩主要包括办学规模扩大、适龄青年入学率提高、投入有所增加、教育设施有所改善、学科建设取得若干进展、国际交流也在不断增强。但问题也不容低估,如科学教育导向影响犹在,培养模式单一;办学层次模糊;工程实践训练不足;收费提高,困难学生增加;供需矛盾、就业问题亟待解决等。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后,他从政府、学校、社会(包括企业)和国际合作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并指出,中国要想从产业链的低层向上有所提升,必须培养大批量的各个层次的实用人才,这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做到。阮伟华教授的专题发言为《21世纪及以后的工程学教育之我见》,介绍了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工程学课程的四大特色:①教授工程学的基础知识;②让学生接触高水平的研究;③让学生参与工程设计;④培养创业的基本素质。
每轮专题发言结束,与会者都踊跃提问,大家热烈讨论。整个会议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气氛活跃,开得十分成功。
潘云鹤副院长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评价了这次论坛所取得的成果。他说,专家们怀着振兴中华的热忱,为中国工程教育的发展贡献了许多杰出的思想,整个会议可谓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潘副院长说,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要坚持以人为本。关键是培养创新意识,挖掘创新潜力,学习创新方法。以人为本和过去专业为本的理念有非常大的不同。许多学校在这方面已多有探索。比如,从最初提倡发散性思维方法发展到现在采用以项目为基础、以科研为基础的方法,都是非常好的培养方法,而且是与时俱进,日臻完善,愈来愈接近工程教育的本质。当然,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做法,比如说上海交大、香港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各有其特色。同样,产学研如何结合,两岸三地,国内国外,都提供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例子,值得研究和借鉴。学科交叉在工程教育中体现得尤为充分。工程专业的学科交叉,不仅有工科与理科的交叉,而且有工科与人文的交叉,左院士在发言中引用了司马光的警句:“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德才全尽(兼备)谓之圣人。”思想深刻而富有启迪。我们的工程教育培养的应当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富有远见的科技人才。在环境与能源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更应当通过学科交叉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潘副院长说,阮伟华教授提出设计训练是工程教育核心的理念,这一提法抓住了要害。可以说,设计是工程区别于科学的关键,它体现着工程综合,聚集着众多的创新元素。重视设计训练,就是在源头上掌握了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主动权。加州大学在美国提供了一个公立大学办一流大学的典范。他们最近进行的一种把创新和创业结合起来的教育模式,值得借鉴。朱院士讲中国高等教育的成绩之一是规模扩大,如果中国高等教育现在的毛入学率还是9%,那就无法满足全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但是,现在毛入学率到了22%,又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就提出了新的挑战,只能用创新的办法去面对,去解决。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已列为咨询的重大项目,从两天的讨论可以看出,对这个项目的研究的确非常及时、非常重要。
潘副院长希望专家们回去以后,继续就工程和科学、工程和商业、工程和文化、工程的意义、工程的种类、工程文化、科技创新等概念进一步展开研究。在这次会议上,大多数教授认为创新是可教育的,可以把这一共识视为会议成果之一。中国现在的创新教育水平还不高,如果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这个问题得到成功解决,那么,中国培养的工科人才将最有希望率先走向世界。总之,工程制造的水平如何,不但会影响一个大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归根结底,最后也会影响一个大国的科学发展水平。所以,中国要把工程创新作为突破口,把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作为突破口,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国家正在转型,正在从模仿性的经济走向创新型的经济,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实现了跨越,会有力促进我们国家在今后几十年内跃上新台阶,成为真正的创新型国家。
最后,潘副院长代表中国工程院对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香港理工大学的积极合作表示衷心感谢。他相信,论坛提出的思想在今后的一两年内会在中国的高教界、科技界、企业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他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深化研究,把“培养21世纪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这个课题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香港理工大学高赞明副校长、中国工程院白玉良副秘书长和论坛秘书组、会务组为会议的成功召开做了精心准备,付出了辛勤劳动,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