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足球直播_篮球比分¥体育官网

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地下工程和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科学问题”香山科学会议在京举行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6-15

【 字号   】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矿山开采、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爆破工程、建筑与设施工程中各类公共安全问题已日益凸现,其造成的危害与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课题。面对当前我国公共安全问题的严重形势,为从物理本质上认识其产生的原因,搞清楚其产生的客观条件和控制因素,准确预报其发生的时间和规模,迫切需要对地下工程和基础设施公共安全问题的发生机理、安全监测(检测)与监控理论及技术、风险分析技术、灾害预测预报技术、应急处理决策支持技术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为此,香山科学会议于2006年12月12—14日在京召开了“地下工程和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科学问题”学术讨论会。周丰峻、卢耀如、王梦恕院士为会议执行主席。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国内地质科学、矿山工程、防护工程、岩土工程、流体力学、安全工程、水利工程和爆炸力学等不同领域33个单位的44名专家学者。郑哲敏院士、中国科学院林皋和宋振骐院士,我院钱七虎、王景全、张铁岗院士等应邀出席了本次讨论会。
    周丰峻院士在“地下工程和基础设施公共安全技术研究”主题报告中,从矿山工程、交通工程、特种设备、水利工程、防护工程五个领域及公共安全形势和科技现状与问题、事故灾难产生机理和演化研究、特征信息获取理论和监测技术、公共安全防护措施与防护工程、公共安全评估体系和方法、应急救援技术、立法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以及公共安全技术咨询建议八个层次方面详细论述了地下工程和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科技问题研究的总体思路,并为地下工程和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科技问题研究提出了很好的咨询建议。
    郑哲敏院士认为,地下工程和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研究中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其中有体制管理问题,更有许多科学问题。公共安全问题辐射范围广,涉及行业面大,跨越学科多,已不再是单一学科、单一理论所能解决,会议要通过大家讨论理清需要研究的科学问题脉络。希望组成一个研究公共安全问题的学术组织,坚持经常性的篮球比分,不断交流,共同研究,密切合作,把公共安全科学问题解决好。
    钱七虎院士指出,地下工程和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研究的两个基础是科学管理和科学技术管理。公共安全要针对事故灾难和工程灾难进行风险管理与决策,尤其是地下工程、隧道工程等大型工程必须做风险评估、立项,评估事故发生概率及灾害后果,提出措施防范依据,发展定量研究,提出和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卢耀如院士在“工程建筑安全与地质灾害的机理与防治”的报告中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针对地球自然演化过程,分析了地球圈层结构、地球对人类生存资源性条件、灾害性条件以及宇宙因素对地球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对地质灾害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分类,提出应该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切实做好与地质灾害监测有关的基础工作,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立科学的预警系统。
    林皋院士在“大坝的抗震安全”的报告中指出,我国大坝建设蓬勃发展,许多世界级的超高大坝已经或即将在西部山区进行建设,大坝抗震安全成为公共安全的重大问题。他提出了以下重要科学技术问题:发展大坝地震损伤进程的数值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加强原体观测,积累大坝地震响应的实际资料;发展快速、简便、精确的实时质量控制和结构损伤诊断技术,新型的损伤修复材料;研究大坝的抗震工程措施。
    王景全院士在“我国大型桥梁的病害现状与机理”的报告中对我国各类大型桥梁的病害现状与机理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缆索桥与拱桥的吊索、主缆等锈蚀问题是目前我国桥梁普遍存在的病害形式,混凝土梁的开裂问题一直是混凝土桥梁的重要病害形式。
    宋振骐院士强调在煤矿事故与环境灾害治理中应注重煤矿灾害的地质动力信息收集和分析。
    王梦恕院士在“修建公路隧道应建立安全风险性、可靠性评估体系”的报告中从大型地下工程建设阶段分析,指出规划阶段和勘测设计阶段的工程安全信息获取不足,风险评估不到位,使得安全风险全部转移到施工阶段,由于工期、工程费用紧张等原因造成施工事故,甚至使风险转移到运营阶段。对此,必须提高工程地质信息获取和风险评估能力。
    张铁岗院士在“矿井灾变情况下应对技术分析”的报告中针对煤矿多发的火灾、水灾和瓦斯爆炸事故,对矿井灾变情况下的应对技术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煤矿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他以陈家山矿难和大平矿难为例,阐述了矿井灾变情况下的应对技术,总结和分析了这两起事故的经验教训,强调了紧急救援的时间紧迫性和科学指挥的重要性,安全生产指挥人员必须具备安全专业知识,具有正确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避免事故的发生与扩大。
    通过报告和讨论,与会专家在许多相关科学问题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家共同认识到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公共安全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情况必须扭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公共安全工作的主导思想应当大力贯彻。
    与会专家一致建议:
    1. 组织成立国家公共安全办公室。
    2. 设立公共安全一级学科。
    3. 成立全国公共安全学会,定期就公共安全形势,科学发展,公共安全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等方面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积极推动公共安全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
    4. 成立灾害控制研究中心。
    5. 加大公共安全领域科研经费的投入,积极推动公共安全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
    6. 规范国家公共安全行政管理工作,进一步解决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管理层次的问题。
    7. 加强公共安全专职人员培训。
    8. 建立地下工程和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
    9. 加强地质科学研究。
    10. 加强地下工程和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的防护技术措施研究。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