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祥琬、范伯元等出席“清华大学建筑节能学术周”开幕式,江亿院士主持。(胡庆章 摄) |
3月22—25日,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共同主办的“首届清华大学建筑节能学术周”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的近400多位建筑设计单位、生产厂家、科研单位的代表和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活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中国工程院副秘书长白玉良、市科委主任马林等有关领导出席并为我国首座“超低能耗楼”的落成剪彩。
学术周旨在增进学术界、企业和政府关于建筑节能的研究成果交流,展示与宣传各种最新技术。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有近四十个专题报告,听众包括房地产商、设计院、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主管领导等多方人员。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江亿院士主持了学术周的活动。
在此次学术周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的落成。超低能耗楼总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组成。楼内集中展示了近百项国内外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及产品,包括对建筑物理环境控制与设施研究(声、光、热、空气质量等)、建筑材料与构造(窗、遮阳、屋顶、建筑节点、钢结构等)、建筑环境控制系统的研究(高效能源系统、新的采暖通风和空调方式及设备开发等)、建筑智能化系统研究等,是我国第一个集示范、展示、试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建筑。江亿院士介绍:示范楼单位面积全年总用电量约为每平方米 40千瓦,而北京市高档办公建筑则为每平方米100千瓦至300千瓦,平均起来,建筑物全年电耗仅是北京市同类建筑物的30%。即使在夏季最热的月份,示范楼的空调耗能量仅为常规建筑的10%;在冬季,这栋示范楼基本可实现不用暖气,室内温度就可以达到 18度以上。这栋示范楼可节省多达70%的能量,是我国首个以真实建筑物搭建的建筑节能技术试验平台。
超低能耗楼是北京市科委重点项目,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的技术集成平台。自2003年8月开工建设,除了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多个科研单位的系统努力外,也得益于近百个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产品捐赠。作为2008年奥运建筑的“前期示范工程”,它旨在通过其体现奥运建筑的“高科技”、“绿色”、“人性化”。今后还将作为北京市发改委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科研基地,将对引领和推动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