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月10日,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与包头稀土高新区管委会在北京内蒙古宾馆联合召开了2004年座谈会。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周廉主任、李东英、张国成、才鸿年、李冠兴、陈立泉6位院士,中国科学院徐光宪院士,余成洲、李才英、汪宗武3位专家,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稀土与建材处处长王彩凤,包头市副市长朱蒙、包头市市长助理兼包头稀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苏文清、管委会副主任闫化冰以及管委会办公室、综合经济发展局、招商局、稀土办、创业中心、机关事务中心等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苏文清主任介绍了包头稀土高新区2003年以来主要工作情况和2004年主要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及重点工作;双方讨论了2004年合作的重点和主要设想,并就2004年的有关重点工作形成了统一意见;院士、专家针对中国稀土基地的建设提出了一些的意见和建议;双方还新聘请了6位院士与专家为学部与包头稀土高新区合作委员会顾问。
2003年是双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来的第三年,包头稀土高新区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奋斗,经济建设取得了持续健康的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达到50%以上,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共引进资金65亿元,一批大项目相继进区,经济发展和效益同步提高,在全国53个国家高新区排名中又有了较大前移。事实充分说明,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与包头稀土高新区管委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是具有前瞻性的举措,对发挥双方优势、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双方认为,今后几年是稀土高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稀土高新区要继续坚持大手笔构筑、高质量增长、跨越式发展,全力夯实强势地位,并就2004年的有关重点工作形成了统一意见:
第一,包头国际稀土应用研讨会的准备工作要加快,场地等要马上确定,并于春节前发出第二轮邀请函;由于欧洲、美国和日本三方国际稀土研讨会今年在日本召开,要采取邀请专家的办法保证有国外15名以上的知名专家参加,保证我国“863”计划专家、学部院士、稀土应用企业、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参加;要想方设法降低会议的成本,提高吸引力,争取有尽可能多的企业和专家参加本次会议。
第二,铝、铜、硅产业化基地的咨询报告要抓紧落实,春节过后,要安排新聘请的有关专家到包头考察,咨询报告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整体对包头经济发展、资源的充分利用、地区经济发展等几个方面。
第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将积极参与在包头稀土高新区建设的国家稀土新材料成果及产业化基地的各项工作。
院士、专家大家一致认为,包头稀土高新区已经具备了许多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特别是有一支思路超前、甘于奉献、年轻有为、特别能战斗的领导集体,为做大做强稀土高新区提供了基本保证,并针对中国稀土基地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第一,呼吁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好白云鄂博矿产资源,做好综合开发工作。一是要鼓励、引导包钢少用白云矿,建议其他钢铁企业不用白云矿,保护好这块宝藏;二是要改变白云鄂博矿的开发方针,即改变“以铁矿为主,综合利用”为“以稀土为主,铁矿为辅,综合利用”;三是加强对白云鄂博矿中富含的钍、铌、锰等珍贵元素的研究,发挥这些稀有宝贵金属的作用。
第二,对包头稀土高新区优势产业发展提出了重要建议。一是我国已经把具有优良性能的稀土发光照明产业列入今后重点产业,稀土高新区应积极行动,引入有关企业,培育稀土发光材料产业;二是包头发展铜冶炼产业得天独厚,在目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应更加积极的争取,使蒙古国最近发现的铜矿冶炼落到稀土高新区,同时要积极引进铜深加工企业,拉长铜产业链;三是包头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铝产业生产基地,要下大力气解决好原料问题、铝深加工问题、污染防治问题;四是应开始考虑在包头发展核电的问题。
第三,要切实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人才仍然是制约西部发展的最大瓶颈,包头稀土高新区要在已经进行的各种尝试收到很好效果的基础上,学习、借鉴重庆工学院的好办法,进一步研究吸引、使用、培养人才的办法,为今后发展夯实基础。
座谈会上,双方还新聘请了刘业翔院士、张文海院士、王碧文教授、王京海教授、陈昌麒教授、朱骏业教授六人为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与包头稀土高新区合作委员会顾问。到目前为止,受聘顾问共22人,主要从事稀土、铝、铜、硅等方面的研究,其中有工程院院士10人,科学院院士2人,其他专家10人,为双方今后进一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