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3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题:聚民心、强信心、筑同心——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解读报告
新华社记者 赵文君
今年的全国两会非同寻常,如何理解和把握政府工作报告对下一阶段的政策和部署安排?国务院新闻办22日邀请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和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
回应各方关切、反映各方期待
黄守宏介绍,为更好地把准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更好地回应社会各方面的关切,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不断地对报告作出修改完善,按程序报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报告起草历时之长,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少见的,听取方方面面意见建议也比较多。
疫情发生以后,围绕中国经济走势怎么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怎么定、宏观政策怎么办等问题,社会各界包括广大网民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例如中国政府网第六次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精选出网民近1400条有代表性的建言转给了起草组。此外,按照近几年的做法,起草组与有关部门联合召开外国专家建言座谈会,来自9个国家的13位知名专家,从国际视野和国际比较的角度,对报告起草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在“两会”期间,起草组还将根据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对报告继续进行修改。
把握“六保”这个着力点
政府工作报告在分析国内外形势基础上,对今年下一阶段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如何理解和把握一系列政策和部署安排?
黄守宏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注重把握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六稳”“六保”、脱贫攻坚、扩大内需、改革开放五个重点方面。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黄守宏强调,“六保”旨在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实现脱贫目标。这既是从稳定社会大局来考虑,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考虑。“六保”是针对新情况提出的积极的、进取的而不是消极的目标任务。面对前所未有的冲击,稳住经济基本盘,就是保护社会生产力、保住今后发展的根基。兜住民生底线,就奠定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实现脱贫目标,就补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突出短板。今年的各项政策都在围绕“六稳”特别是“六保”展开,其中篮球比分聚焦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
关于报告中没有提出GDP增速的具体目标,孙国君表示,主要原因是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的不确定性。黄守宏表示,对经济增速要客观看待,不设定具体目标,有利于地方政府摒弃发展速度焦虑,围绕“六保”任务,切实落实报告提出的一系列部署安排。
孙国君说,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稳就业、保民生要有一定经济增速作支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39次提到“就业”,是历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