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 2020-04-23 作者:马爱平
柞水木耳火了。
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为柞水木耳点赞:“小木耳,大产业”。
“总书记对柞水木耳的评价,让我们科研人员倍感振奋。”篮球比分:、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说。
味鲜、个大、肉厚,眼下,李玉团队选育的黑木耳、玉木耳在柞水喜获丰收,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中发挥了硬核作用。
李玉院士来柞水调研。
李玉,是世界上第一个为黏菌新种定名的中国人,是我国食药用菌研究领域唯一的院士。
长春和柞水远隔2102公里,李玉团队的木耳为何能在柞水喜获丰收?
这背后有一个科技扶贫的动人故事。
一心,从志同到道合
“柞水木耳的口感软糯,能吃到儿时的味道。”提起木耳,柞水人总会热情的推介。
柞水木耳
2017年,柞水县委、县政府决定把木耳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非常希望能引入李玉院士团队。
柞水县是科技部的定点帮扶县,科技部获悉后,十分重视,科技部农村科技司第一时间进行了牵线沟通。
2017年12月7日,在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徐南平的见证下,柞水县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扶贫项目签约仪式。会上,吉林农业大学与柞水县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意向书。
吉林农业大学与柞水县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意向书。
合作事宜,迅速提上了日程。
“食用菌产业具有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支撑国家食物安全‘三个特征’和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争资源‘五不争’的特点,我们一定要鼎力支持,用科技支撑柞水木耳产业的发展。”李玉说。
李玉院士在柞水调研木耳产业。
创新,从源头到加工
&en